第七十八章.悼亡者(1 / 2)

夜色濃鬱。

風雪盛大。

軍事試驗台昏黃的燈光下。

遠方的荒山上。

烈士的陵園裏。

多了兩座孤單相伴的墳塚。

在這兩座墳塚前,站滿了人。

為首的不是別人,正是劍南星、零號、百夫長子江、十夫長王牛、呂倩姑娘、陳銘海、段旭幾人以及銀龍村的居民們。

風雪裏扛著農具的陳耀靜臉色十分的沉重。

當然此時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沉重。

大家都在看著那兩座墳塚。

陳銘海忽然明白了親哥哥陳耀靜一直堅持著的是什麼了。

他似乎忽然明白了一個特區軍人最重要的是什麼了。

零號臉上依舊沒有什麼表情。

劍南星的臉上閃爍著堅毅的神采。

夜色、風雪、燈光裏。

那兩座孤墳上的碑文格外刺目。

——吳海坤生於永夜957年,卒於永夜1021年,享年64歲。

永夜971年,吳海坤在“夜潮戰場”拯救了新兵營三分之二的士兵,建立奇功。

永夜982年,吳海坤將星雲特區探查範圍推進數十裏,擴至桃晶山以外。

永夜992年,吳海坤擔任“夜潮戰場”第四戰區指揮官,出奇製勝,殲滅半個夜鬼軍團。

永夜1002年,吳海坤在“夜潮戰場”為了掩護星雲特區第九軍的將士,身負重傷。

永夜1003年,吳海坤退役,自願成為星雲特區軍事試驗田的一名“義農”。

永夜1010年,吳海坤被評為軍事試驗台“十大傑出義農”之一。

永夜1021年,吳海坤與配偶趙紅霞,因為難民集中營事件,自殺於家中。

另一座墳塚的碑文相對簡單了一些,但同樣震撼。

——趙紅霞,生於永夜961年,卒於永夜1021年,享年60歲。

永夜977年,趙紅霞服役於星雲特區軍醫院,自願成為一名軍事醫療工作人員。

永夜986年,趙紅霞因為表現優異,被評為年度“十大傑出軍事醫療工作人員”之一。

永夜995年,趙紅霞被南方戰區最高軍事委員會評為“年度感動華夏南方人物”。

永夜1003年,趙紅霞與丈夫吳海坤退役,自願成為星雲特區軍事實驗田的一名“義農”。

永夜2021年,趙紅霞與丈夫吳海坤,因為難民集中營事件,自殺於家中。

短短幾行字。

訴說盡了他們的一生。

他們才是把人生獻給了最寶貴的事業的人。

他們這一生,都在為特區、人民奉獻著自己的生命。

他們未曾登上權利的舞台,揮斥方遒。

他們最終的身份隻是“義農”。

他們雖然渺小,卻無比偉大。

他們才是星雲特區乃至整個人族真正的英雄。

風雪如泣。

似乎在這兩位逝去的英雄而哀傷。

風雪裏,無數悲傷的人們走到了兩座墳塚前,放下了雪白的花束,為英雄哀悼。

……

……

“經過軍政府的調查,介於星雲特區無數軍民的聯名上書,我們星雲特區軍政府最高軍事委員會宣布,難民集中營的事件,乃是禁區裏的未知詭異怪物,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偷偷闖入了特區,化作了小朱軍官的模樣,在難民集中營肆意屠殺軍民,才造成了這等惡劣的事情和一係列誤會。”

“此次事件,我們星雲特區軍事最高委員會將會全麵追究各單位城防部門的工作情況,也將開始通知相關部門,戒嚴整個特區,凡是可疑的人員,皆將被強製送進軍事調查科管控起來,不抓出難民集中營事件的幕後真凶,我們誓不罷休!”

星雲特區的廣播裏不斷回蕩著這兩段話。

各處公共場所的大屏幕上,不斷滾動著這兩段話。

無數軍民在風雪裏心灰意冷的低著腦袋。

他們沒有再拉起抗議的橫幅。

也沒有再聚集在軍政府的門口,想要討一個公理。

麵對這黑白顛倒的說辭,他們的臉上隻有麻木。

不過最憤怒的還是星雲特區各單位的城防部門。

特區軍政府的高官為了給小朱脫罪,他們莫名其妙就背了一個大鍋。

雖然他們知道特區軍政府必然也隻是走個形式主義,不會拿他們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