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深山鬧市(2 / 2)

佤丁,乃古語,意為‘住在山上的人’。

古寨前,有顆大榕樹,很大很大,遮天蔽日。

據傳聞,佤丁族建寨子也有個古老的傳統,就是建寨子前先要種棵榕樹,如果樹長得旺盛,那麼就說明這裏可以建寨子。

反之,就要另選地方。

大榕樹下,有老人,小孩,中原來的行腳商,紮堆聚集。

佤丁族人和中原來的行腳商會在此處歇腳,所以也衍生出了另一類行業。

與中原地區大山裏會有茶酒肆不同,這裏的人較為淳樸,觀念也相對的落後。有些佤丁族的老人家會帶上家裏的小孩,從家裏拿來幾張竹製的矮凳,還有簡單的茶水,專供往來行走大山和中原的人士休息,隻要一枚銅板,不僅可以獲得一張矮凳,若是渴了,還能附贈一杯涼茶。

有時歇著聊著,就能意外的談成一筆生意。

老人家抽著旱煙,小孩歡快的奔跑,行人歇腳,天南海北的侃大山。

此時的古寨前,便是這樣一副畫麵。

青蛇纏繞在林虞的手臂上,蛇頭停在肩膀,輕吐蛇信,好奇的捕捉著這個世界的風土人情。

走進古寨,道路兩旁的大樹上,或者茅草屋的牆壁上,會看到懸掛著許多牛頭骨,增添了一絲古老和神秘。

寨子裏的婦女在自己家門口拉起紗線就地織起布來,這樣的情形隨處可見。

偶爾停下,就拿起放在旁邊的旱煙抽上兩口。

原來,佤丁族婦女都有抽煙的傳統,特別是上了年紀的,在寨子裏隨處會看到年齡大些的婦女,抽著大煙袋不亦樂乎。

林虞在集市中找了幾家店,都是家居鋪子,居住與買賣一體,簡單不繁瑣,好在大多都會說上一兩句中原話,能夠滿足最起碼的交流。而且這裏的人直來直往,民風淳樸,說一是一說二是二,點頭答應的事情一定會做到,誠實守信的很。

買好東西,見對方個女子,店家便說可以幫忙送貨。

店主是個大娘,帶著一個大小夥,是她兒子,見兒子從人家女子剛進門就盯著看,眼珠子恨不得瞪出來,覺得丟臉,沒好氣的拍他一巴掌。大娘搖頭,對兒子懷著什麼心思一清二楚,但瞧著這女子細皮嫩肉,一看就知道不是個能幹活的,而且年紀看起來也不小了。

林虞忙道不用,一隻手提起買好的東西,舉重若輕,走出門去。

店主大娘看得目瞪口呆,心裏有些後悔,應該讓兒子跟著去送貨的,這把子力氣是個能幹活的……

回程時,路遇某個中原行商的小攤,林虞停下來看看筆墨紙硯。

中原行商要價不低,是平時的兩倍有餘。

淳樸的佤丁族人在旁邊看了,趕緊示意林虞別買。

林虞覷眉:“看我是個弱女子,好欺負是嗎?”

說著抖了抖纏繞在手臂上的青蛇,還提了提手上的一堆東西,看分量顯然不輕。

中原行商歎息道:“不是欺負你一個小女子,鄙人行商講究的是誠信,何為誠信?就是絕不二價,往年一直都是同樣的價錢,無論誰來買,都不坐地起價……”

“可是,最近中原地區,眼瞅著龍王爺剛收了神通,又鬧起了旱災,朝廷賑災不力,民亂四起。”

“所以啊……這價錢就貴了點,出來一趟不容易,還望姑娘諒解,都是為了討生活。”

林虞臉有晦色,付了錢,買了一副文房四寶,也就是筆墨紙硯,還有幾本雜書。

回程途中,林虞一路無話,心思沉悶,好幾次望著北方眉目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