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心態(1 / 2)

不說錢的事了,太俗!

其實,《潛伏》火爆之後,薑偉立刻找來張嘉譯拍了《借槍》…

同樣也是諜戰劇,《借槍》跟《潛伏》一樣,原著作者都是龍一,編劇也都是林黎勝老師,製作團隊基本延續《潛伏》。

這個劇賣出了天價——首輪四家衛視,賣出了單集260萬的價碼,那可是去年,一般的電視劇采買價格也就單集100萬左右…

《千山暮雪》賣的獨播權,價碼也才180萬一集…

不過,《借槍》的口碑包括影響力遠遜於《潛伏》…

甚至比不上張嘉譯的領銜主演的另一部諜戰劇《懸崖》。

原因在於薑偉太注重真實感、生活感,把諜戰戲拍的過於家長裏短,一點嚴峻、緊張感都沒有…

諜戰劇誒,聽名字就很緊張,過於生活化,就叫反類型。

反類型劇集,通常觀眾不太認可。

除非做到邏輯通順,比方說《我的團長我的團》…

原時空,《借槍》的失敗讓薑偉很是挫敗,沉寂了好幾年,然後鼓搗了《獵場》…

這回不太一樣,《沉浮》原著很出名的…

對了,說起《沉浮》,出了點小意外,編劇換人了!

本來找的鮑晶晶,她也滿心歡喜接手編劇任務,寫了一版交給薑偉,被薑偉一連串的提問,逼得請辭編劇…

很正常,她完全沒有職場經驗。

稍微涉及一點職場專業的問題,她都不懂!

還是找了林黎勝改編。

鮑晶晶適合創作輕喜劇,她的作品很難做到特別深刻、深沉,但是沒有關係,嚴肅、冷靜的作品就讓別的風格的編劇做唄,她的語言習慣導致她筆下的人物很難說出那些哲學台詞,但她有自己的特點,就那種損人不損己,文字間獨有的詼諧搞笑,獨屬於中文的語言藝術…

“其實你們不讓晶晶做編劇,是比較正確的,晶晶沒經曆過職場生活…”

“…你對《沉浮》有什麼想法嗎?”

沈長林搖頭:“我是好幾年前看的原著,劇情都差不多忘了,但我知道《沉浮》出版那幾年,職場小說、尤其是IT類的銷售小說,正是最火熱的時候,市場上這樣的小說真的不要太多。崔曼莉老師的原著能在那麼多的競爭者裏脫穎而出,肯定有它的獨特性的原因,但這個獨特性在哪,就要靠你們自己去把控了!”

薑偉道:“我覺得是國企改製!”

“那要注意一點尺寸…”

“放心,我跟你薛老師久經沙場…”

沈長林很想接一句‘我有什麼放心不放心的,這個劇跟我關係不大’…

“那就預祝《沉浮》能夠成功!”

……

飯局結束,薛小璐作為東主站在飯店門口一個個送人上車,等到沈長林,她攔住了,有點事要聊。

“我跟薑偉老師商量了一下,決定在《掌中之物》加一個臥底人物,否則,很難過審!”

“那會不會影響到劇情?”

“肯定會有影響…但創作者肯定不希望寫一個東西被禁掉,然後被炒一炒。作品首先得有跟大眾溝通的機會,達成溝通才真正形成作品!”

“我明白…您辛苦了!”

“沒有,”薛小璐笑了笑,然後道:“一直沒感謝你找我做《失戀33天》的導演…”

沈長林最受不了這種…

說實在的,《失戀33天》,薛小璐導演隻收了20萬的導演片酬,雖然公司補了200萬的紅包,但比起公司的收益,這點錢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