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內部試映(2 / 2)

沈長林笑道:“等下,有彩蛋!”

彩蛋?

果然,一會功夫,秦浩的聲音:“你要是落在我師弟手裏就算倒黴了!”

“對了,你認不認識雙刀飛燕裏一個叫丁顯的。”

“不…我不認識,但我知道北鎮撫司有一個使雙刀的,叫靳一川…”

“靳一川?”

鏡頭拉近,秦浩的臉出現在大銀幕上…

字幕出現:《繡春刀3:丁修》,即將開拍!

“第三部要拍了?”

“看這部的口碑、票房還有市場反饋…如果口碑不差,為什麼不拍呢?”沈長林問陳佳尚:“陳導演覺得怎麼樣?”

“動作戲挺新穎的,服裝也很精致…”陳佳尚忍不住問了一句:“成本真的是4000萬?”

“當然,我們每一筆支出都有詳實記錄的。”

陳佳尚有點小尷尬:“那還挺好…”

都是導演,陳佳尚看得出來,《修羅戰場》的服裝、布景、道具、畫麵、動作等等,無一不美,無一不考究!

花了4000萬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反觀《畫壁》,那畫風…

6500萬呢!

花在哪了呢?

“有個問題!”張昭忽然問:“連著兩部戲都沒啟用港台明星,你不擔心港台市場嗎?”

“嗬嗬…”

沈長林笑了笑,沒有說話…

這麼說吧,2003年前後,港圈那幫人瞧不起內地,但人口眾多,市場在這裏,所以來保底賣片,不跟你分賬;

最開始,香港導演、香港演員北上拍動作電影為主,香港團隊有壓倒性優勢;

內地的出資方和投資人,隻要拍動作片都找香港團隊用香港演員,根本就不用內地的演員,甚至香港團隊拍動作電影的時候要清場,不讓內地的看,防止偷學。

那個時期,那個時候的香港演員、香港導演特別吃香、被內地投資人奉若神明。

自然而然,帶著一種俯視的態度!

應該是2007年以後,內地電影市場的比例從三成占到八成了…

這個時候,所謂的港台市場也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年初的金像獎,主持人打趣《讓子彈飛》,說‘一部電影的票房超過了香港整個市場’!

但是,很多人,包括內地電影人依然習慣性仰視港圈…

一直到2012年,甄子旦跟趙聞卓吵了一架,這種態勢才正式擺在台麵…

沈長林是2022年穿越過來的,他對港圈沒什麼特別的心態——過去對香港電影那種期待,現在已經無所謂,除了對老港片還有著殘存的迷戀,其他真的沒什麼了。

郭鬆薑解釋:“《繡春刀》內地票房2.48億,香港票房沒到100萬…我們從立項開始就沒想過港台票房!”

“那你們覺得《修羅戰場》能有多少票房?”

沈長林琢磨一下,然後回答:“檔期合適,我們又有續集優勢,3億起步吧!”

“3億?這裏沒有外人,都是自己人,你就說實話!”

“我說的是實話啊,《失戀33天》開機時候,我就說了,宣傳、檔期合適,票房兩億起,你們以為我在開玩笑,其實我在做真實的預測,這次也一樣。”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87727714/667192472.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