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的很多基金會每年都要穩定的文化資金輸出,即使賠光都關係,這些都是潛移默化的洗腦,小錢辦大事,把各國中產階級、精英的愛好揣摩精準,投資一些新導演…
當然啦,正麵宣揚美式價值的,在藝術片領域還真沒啥地位和市場,這點是肯定的。
因為,藝術片說白了,需要有一種獨立思考的立場。即使有政治訴求,也一定不會和官方的東西相一致,中外都是如此。
從這個角度來說,投其所好的偽藝術片是一種不良生態,就跟滿足觀眾低級趣味的粗製濫造的商業片一樣。
藝術片不等於高品質。但同樣,高品質的藝術片也應該被尊重,而不是用一句小眾不賣錢打發!
從伯格曼、費裏尼、老塔到在世的錫蘭、戈達爾,哪個都是有深刻思想內涵的藝術家。
這也是真的!
沈長林對歐洲電影節挺重視的,雖然談不上憧憬,但能去一趟當然也不錯!
畢竟,誰不想揚名立萬呢?
所以,王慶鏘邀請《搜索》參加柏林電影節,他想也沒想就同意了。
柏林電影節誒,雖然比不上戛納、奧斯卡,但好歹也是歐洲三大,當年阿謀,李胺都是從柏林電影節開始起飛的。
得到肯定答複後,王慶鏘接著問他:“能不能保證明年二月在報名截止前完成電影?”
沈長林琢磨一下,然後道:“問題不大,但你得給我一個準確的時間!”
“我可以先把你的名字報上去,但你得保證2月15號之前把片子帶去柏林!”
“2月15…沒問題!”
《搜索》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啟用的基本都是實力派演員,分鏡頭都確定了,兩個月拍完,一個月做好後期,沒道理不能趕在2月15號之前搞定!
……
跟王慶鏘聊了一下參加影展的注意事項,晚上一起吃了頓飯,後者提出告辭…
很正常的事,作為柏林影展選片人,他很忙的,全世界的電影節太多了,彼此之間也都存在著競爭。
王慶鏘離開後,沈長林才有時間理清思緒…
有點過於激動了…
畢竟柏林電影節選片人找到自己,意味著電影鐵定能入圍主競賽單元。
但是,細一想《搜索》的表現方式…
這尼瑪怎麼可能拿獎?
草率了!
想要拿獎,至少得用更殘酷的表現方式…相同題材的,怎麼也得是《狩獵》啊!
估計要铩羽而歸了!
一般參加影節的都是小製作,想拚一把,大片都是參展,因為萬一參賽得不了獎那不造成負麵影響了!
要是《搜索》一獎未拿…
這也太尷尬了!
踏馬的,都答應了,現在才想到這些,有什麼用?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87727714/726519345.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