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線招待會(第一更)(1 / 2)

(新年快樂!!)

《左耳》的第一場宣傳就是邀請院線…

畢竟電影想要大賣,真的需要院線的支持!

作為國內第一部主打85後女明星群體的青春片,其實院線也不好預測《左耳》的票房。

因為沒有參考係啊!

唯一知道的是幾個主演粉絲很多,但購買力怎麼樣,不好說。

畢竟院線很清楚,觀眾是不可能改變的,能改變的那不叫觀眾,叫韭菜。

所以,他們隻會在春節檔漲漲價,不像那幾個視頻平台…

購買力跟粉絲數量是兩個概念,不說那幾部大家都知道的票房慘敗電影,有個叫《畫江湖之不良人》的動畫,大家知道吧,這部動畫的製作方若森,號稱八千萬粉絲,粉絲都特別飄。若森覺得自己很牛的,然後搞動畫手辦眾籌。

先是出了一個叫黃泉的角色手辦,沒記錯單價是399還是699來著。當時目標眾籌總金額是14萬人民幣,然後實際隻眾籌到了2萬人民幣。

嗯,1億的單集播放量,八千萬粉絲,結果眾籌連14萬都眾籌不到。

之後若森又搞了一個眾籌,上次不是撲街了嘛,這次單價低點,十幾塊的盲盒總行了吧?目標總金額2萬,單價十幾塊…實際支持人數:19人!

真要觀眾真金白銀掏錢的時候,就現原形了,什麼支持的口號都是假的。

不過,《左耳》還有一個參考:沈長林!

這是沈長林的成名作改編,而且他還擔任監製、製片人。

沈長林是誰?

《繡春刀》、《失戀33天》、《大人物》、《繡春刀:修羅戰場》,四部電影,除了第一部《繡春刀》,所有他參與的電影全都成為爆款!

所以,毫無疑問,沈長林是《左耳》宣傳的第一張牌,而且是王牌!

……

院線招待會,沈長林拿著話筒講述《左耳》的賣點:

“我這裏有數據,2009年的時候觀眾的平均觀影年齡是25.7歲,到了2011年這一數字變成了22.6歲!

說明什麼?觀影群體已經從上一代變成了下一代,如果導演還用上一代的想法去拍電影的話,就會出現問題。”

“我承認電影這種東西有時候越是長久越能感受到經典的味道,可這些電影隻適合一個人靜靜觀賞!”

“《左耳》不一樣,首先我們有最當紅、話題度最高的三位女主角,其次,允許我自我吹噓一下,《左耳》的正版原著賣出了600多萬冊,盜版至少上千萬,也就是說原著基礎很廣!”

“曉萍姐跟我說,光線對《左耳》的票房預期是4億,我當時沒說話,其實我心裏想的是,這樣的陣容,這樣的原著基礎,以及導演蘇侖成熟的講述的方式,加上院線的支持,過不了五億,我幹脆不拍電影了!”

說到這,他把話筒遞給高君:“高經理,你覺的我分析的有沒有道理?”

高君很配合:“都說你才是票房專家,我以前以為是在吹牛,現在才知道是真的!”

接過話筒,他說起創下的台灣省票房紀錄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這個片子也是青春片,人家啟用的陣容全是新生代演員,結果怎麼樣?刷新了彎彎國產電影票房記錄!”

“我為什麼要舉這個例子,因為這個電影跟《左耳》很像,青春片而且有原著支撐,但它比不上《左耳》,因為《左耳》用的是最當紅的明星!”

“我跟沈導看法差不多,甚至比他還要樂觀,我覺得《左耳》至少能拿六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