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IP的概念(第二更)(2 / 2)

這兩部作品跟《左耳》都沒關係,檔期根本對不上。

博納有兩部《龍門飛甲》和《大魔術師》,為了避免兩虎相爭,博納特地把兩部電影的上映日期間隔了一個月,《大魔術師》定於1月12號上映…

他們才是最慘的!

不過於東說了:‘《大魔術師》的票房目標就是突破4億爭取5億最好6億!’

問到《左耳》的首日票房,以及《龍門飛甲》單日800萬,他的回答是‘這就是電影的魅力,值得所有同行反思。’

他倒也沒有針對《左耳》…

……

公司,沈長林接受《時光電影》的專訪,問到他對《左耳》的首日成績看法。

“是這樣的,當一部風靡一時的小說,拍成電影,期望值必然很高,隻要你符合原著,一般來說,都能取得不錯的市場成績。”

“這個東西在好萊塢是一條產業鏈,《牛仔褲的夏天》、《暮光之城》都是暢銷小說改編…我們在做《左耳》之前,研究過這些作品的共性,然後按照《暮光之城》的運營模板,做的宣傳。營銷…”

“但是,在《左耳》之前,有不少暢銷小說改編的作品,比方說《山楂樹之戀》,對了還有《第一次親密接觸》…”

“《山楂樹之戀》的讀者群體並不是影院的儲量觀眾群體,我都沒看過《山楂樹》,至於《第一次親密接觸》,它的讀者群體那時候還沒有購買力…《左耳》不一樣!”

“你剛剛提到宣傳,能大概說一下嗎?”

“當然,《左耳》的男主角張漾最後通過在淘寶賣女裝發家致富,這個設計是因為阿裏給了我們讚助,準確的說不是讚助,而是推廣,《左耳》上映的時候,他們會在淘寶平台給個推薦…這就相當於淘寶好幾億的用戶都知道《左耳》上映的消息!”

“你的意思是因為淘寶的推薦,才導致的電影大賣?”

沈長林糾結一下,然後道:“不能這麼說,電影還得看電影本身,否則你就是在春晚做宣傳,效果也就那樣,觀眾要掏錢買票的,他們有自己的評估標準。”

“《左耳》的口碑不是很好,是在你預料之內的嘛?”

“嗯,其實蘇倫已經盡力了,《左耳》的原著小說過於狗血,她做了一些改編,而且在敘事上把人物線變成時間線…非常不錯了!”頓了頓,他補充道:“我做這個項目,除了圓一下14歲時候的夢想,也有試驗一下IP運營的意圖。”

“IP?”

“Intellectual Property,翻譯一下,叫知識產權,好萊塢有著比較成熟的IP開發體係,IP的改編一般包括:電影、電視劇、網劇三種。 IP有著固定的粉絲群體,有觀眾願意買單。相對原創劇本而言,風險比較低,收益率比較高。我想試試這種方式做成電影…”

“這也是你買了那麼多小說版權的原因?”

“對,我是07年開始囤版權的,那時候價格低,20萬能打包買幾十本改編權…”

“那除了《左耳》,你還有想做的嘛?”

“可能要做《鬼吹燈》吧!”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87727714/726019614.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