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檔期調整(第六更月票加更)(1 / 2)

沈長林還是第一次經曆這種陣仗…

以前宣傳的時候,他都是走VIP通道。

這次沒走,是因為公司說了,必須大張旗鼓!

畢竟也算為國爭光。

於是被記者們堵住了去路…

“長林,聽說你最開始對獲獎並不抱希望的?”

“長林,這趟柏林行,斬獲了評審團大獎,有什麼想說的嗎?”

“就是高興,沒別的想法…對了,確實也有點想法,就是海外拿獎也不是那麼難嘛!”

“長林,你在微博說了《搜索》的海外版權售賣信息,能說的再詳細點嗎?

“海外版權還是挺順利的,大概賣出了800萬美元左右,這趟柏林性,最大的收獲就是海外版權售賣沒有那麼容易,但也沒有那麼難…”

去路被阻斷,沈長林隻能停了下來,應付媒體。

“國外隻認賣點,很多一些大卡司的電影海外全版權售價可能僅有1萬美金,而更多電影則根本無人問津,其中甚至包括一些知名導演的作品。”

“演員或者導演有國際知名度、影片類型比較熱門或者話題度較高的華語片,在一些地區的全版權價格基本上也就5-10萬歐元左右!”

“我跟一些片商聊了一下,他們挑選影片時,質量永遠是首要考慮的問題。一部電影有著再強大不過的演員陣容、再好的鏡頭表現力,如果沒有完整的故事和過硬的質量,就很難在電影市場上有所作為。”

“而且說實在的,國內明星有海外知名度的寥寥無幾!”

“所以,國內有很多公司說一個片子賣了多少錢,動不動就幾百萬美金,那純屬吹牛逼!”

“聽說索尼買了翻拍權?”

“對,是製片人看重傑森看重,通過索尼運作的…傑森是索尼的製片人,運作過《當幸福來敲門》、《天氣預報員》…”

路堵的有點嚴實,沈長林倒也不急,問題是影響後麵的人正常通行了啊!

機場工作人員趕來,說了一下情況…

沈長林隻好換了個地方,又嘮了一會,這次,記者提到了票房。

“《搜索》不是一個大眾向的娛樂電影,探討的東西也還挺嚴肅…而且上映時候,又有好萊塢大片攪局,我覺得過億就算成功吧!”

“進口片份額擴大…對我來說沒什麼影響,因為我始終堅信一個規律:不管你有多少創作者,優秀作品隻能占5%,好萊塢也不見得每年都能出超過20部大賣的作品,否則,哥倫比亞也不會被收購,米高梅也不會半死不活!”

最後,當然是拿出銀熊獎杯,做了個高舉的動作,配合拍照…

……

公司,一群人坐在會議室…

《搜索》拿獎了,固然高興,問題隨之而來,要不安排3月上映?

天時地利人和俱佳!

一方麵是借柏林得獎之勢“趁熱打鐵”,所謂天時。

地利,3月非常適合文藝片“生存”——國產大片少,好萊塢淡季!

真的是淡季,如果3月2號上映,最強有力的對手隻有一部《戰馬》,斯皮爾伯格的作品,關於二戰的劇情片,票房前景最多一億出頭…

而且,去年的《觀音山》就是三月上映,最終票房6930萬。

人和就是影片本身的質量了…

當然,問題也有,最大的問題就是檔期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