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的采訪,阿郎跟沈長林認識很久了,所以,聊起來也比較隨意。
“感覺柏林電影節怎麼樣?”
沈長林想了想回答:“柏林電影節是一個規模很大、很嚴謹電影節。我參加過不少電影節,就挺隨便的,也不用穿正裝,但柏林還是要求很多的,我這輩子穿過最複雜的衣服就是在柏林。而且主競賽單元的電影都挺嚴肅的。”
“我還挺喜歡《搜索》的,感覺你拍這樣的電影挺酷的
“但酷的東西不賣錢!咱們不是一個消費電影本體的市場,很多案例越來越證明了這件事。我拍電影並沒有一定要怎麼樣,純站在電影本體的角度我已經餓死了。”
阿郎問:“可是《搜索》票房已經破三億了,創下海外獲獎影片票房新高!很多業內人士覺得文藝片的春天來了,你怎麼看?”
“不可能…首先《搜索》的敘事手法是純商業性的,宣傳、營銷手段也是按照商業片做的…我們的宣傳費用是2500萬,超過了製作費用…我不覺得會有其他片商願意花這麼多錢宣傳一部文藝片!”
頓了頓,沈長林補充一句:“而且我的號召力很強大,觀眾好感度很高,他們隻要聽到我的名字,就大概知道這個電影不會是爛片,而且不會是大悶片!”
“也有同檔期電影實力較弱的原因吧!”
“對!”
“我聽張亦說,你在拍攝《搜索》的時候,提出過另一個故事,也是相同題材,但故事更殘酷,你會拍嗎?”
“看情況吧,”沈長林沒有直接否認,而是道:“其實《搜索》不管是藝術上還是市場上的成就,都已經超過我的預期了…”
“預期?”
沈長林滿臉認真:“我最開始沒想賺錢的,這是真的!”
“那你還拍?”
“現實主義題材嘛,我覺得電影反映現實是重要的事情。”
“所以,你一開始是沒想賺錢的?”
“對呀,現實主義題材電影風險高、限製比較多,所以,最聰明的選擇當然是繞著現實走!”
“那你為什麼不接著拍呢?張亦說的劇本你不是已經構思好了嗎?”
“…我不是那種純粹的作者型導演,我做電影的目的還是讓更多人看到!純粹的私人化表達,我覺得可以有,但不能太多…”
兩人聊了一陣《搜索》,然後話題轉移到了趙甄之爭。
沈長林不站隊,但他說了:“不管這兩人孰是孰非,這個事對華語動作片的打擊都是巨大的!”
“打擊很大?”
“動作片跟其它片種不一樣,這個類型就是吃演員,你讓李連結年輕二十歲,再正兒八經的拍部動作片,肯定有人看。你看,好不容易出來一個甄子旦,名聲已經毀了——做人別太甄子旦…趙聞卓…”
“他怎麼了?”
“反正我以後不敢找他拍戲了,劇本不滿意,可以說嘛,幹嘛要鬧這麼大?這個項目還怎麼繼續下去?”
“我看你的微博,好像知道什麼。”
“《戰國》你知道吧?”
“知道…”
“劇本是申傑老師寫的…聽說劇本非常好,人物性格也非常豐滿,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大腕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