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煤老板…還挺好的(上)(第二更)(1 / 2)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我們的創作者都隻有自己沒有別人,很難從觀眾的角度去考慮創作。

即便經過教訓,他們也敏感了很多。

自以為了解觀眾,可那隻是他們自己的以為。

起碼,觀眾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傻。

但在另一種創作路途上,我們其中不少創作者也遭遇了攔截,就是第六代的創作路徑——所謂背對觀眾創作。

背對觀眾,需要你真的有東西。

但我們看到的是他們在挖牆根、掀裙角,曝隱私。

他們因發現汙點和罪惡而洋洋得意,他們以曝光這些不幹淨的東西標榜自己的憤怒和責任!

但電影需要的是美好。

電影需要一種主流價值觀,這個主流現在是很多創作者看不起或者覺得老舊的東西,比如愛、幸福、家庭、正義等等。

我們隻能看到壓抑還有醜惡…

但這是好事!

因為觀眾不買賬…

市場擁有是最敏感的體質,當發現投機無法實現目的的時候,它就可能回到事物本源上來,用電影質量和類型化去取悅觀眾。

所以,你能明顯感覺市場上的電影質量在上漲!

——市場對優質電影的需求,倒逼中國的電影行業必須有所改變。

電影是一個階級躍遷的工具,是一個可以致富的工具,從這個角度來講,肯定有很多鑽營電影的人!

電影賺錢一點都不丟人,相反,這也是對創作者的一種褒獎!

丟人的是搶劫、詐騙宣傳,這也表示創作者對自己的作品信心不足,否則,幹嘛要詐騙宣傳呢?

……

從1月到4月,整整一百多天,電影市場完全被好萊塢擊潰。

《碟中諜4》、《地心曆險記2》、《異星戰場》、《諸神之怒》…

也就《搜索》在清冷的三月檔實現了逆襲。

但馬上,《泰坦尼克號3D》也來了…

尹鴻換了個話題:“為紀念泰坦尼克號沉沒一百周年,經典災難愛情電影《泰坦尼克號》將以3D的形式重返大熒幕,內地確定引進,大家覺得這個電影怎麼樣?”

什麼紀念不紀念的,就是想圈錢!

沈長林先說的:“其實就是割韭菜,不過這不是20世紀福克斯首創,最開始轉3D的是《獅子王》,迪士尼在北美進行小範圍重映,卻在上映後引起熱烈反響,連續奪得兩周的票房冠軍,於是迪士尼打破原計劃,又延長上映一周。”

“20世紀福克斯見到迪士尼吃了螃蟹,當然不甘示弱,《星球大戰》3D版也重新登大銀幕。星戰係列第一部《星球大戰前傳一:魅影危機》已經上映了,北美票房3300萬美金,海外3700萬美金,全球累計票房7000萬美金,成績相當出色。”

“割韭菜?”

“否則,也不會4月4號全球上映,因為4月14號才是百年紀念日呢!”

“那你對《泰坦尼克號》有什麼記憶嗎?”

“《泰坦尼克號》是我看的第一部好萊塢大片,除了逼真的特效,最主要的是故事裏Rose和Jack之間的愛情。貴族小姐愛上窮小子,擺脫門當戶對但是不愛的貴族未婚夫,在新世界終於活成了自己原本的樣子。那是我第一次覺得電影很美好!”

“後來我學習電影製作,經常會翻看以前的電影,《泰坦尼克號》我每年都會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