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施要去香港拍攝《不二神探》…
她接這個戲完全是賣李曉萍的麵子——她根本不認識崔寳珠或者導演王子鳴,曉萍姐跟她說這個戲一堆巨星加盟,讓她去玩一把,她就答應了!
確實,《不二神探》有著讓人震驚的豪華陣容:主演包括李連結、紋章、陳顏希,此外還有黃小鳴、馮德倫、林峰等當紅明星打醬油…
崔寳珠能組這個局,因為她跟李連結的關係…
這麼多明星加盟,大都是給李連結麵子。
娛樂是個圈嘛!
不過施施來《魔盜團》探班的目的可不止這麼簡單,帶著宣示的味道…
告訴某些人,沈長林這隻狗有主了!
嗬嗬,她以為自己做的很絕,萬萬沒想到有些人要的並不是狗狗本身…
劇組還要拍攝,簡單聊了幾句,沈長林道:“我還要繼續工作,你要不先回酒店?今天六點半下班,到時一起去吃晚飯。”
“好!”
……
來深圳嘛,當然吃粵菜!
香蜜軒酒樓…
霸王蝦、鴨嘴魚、粥油浸三丸,粥油浸廣海扇雞還有特色菜美味大王蛇!
施施有點嫌棄的看了看大朵快頤的沈長林:“你居然吃蛇!”
“這有什麼的,大千世界如此美妙,大自然如此慷慨,不吃白不吃!”
“…誒,你說為什麼粵菜在BJ沒有川菜流行?”
“定價原因還有材料原因吧!你想想看,古代的廣東,三江交彙,麵朝南洋,是古代中華帝國對外的最繁忙窗口,特別是清代,幾乎是唯一的窗口,有著可以說最興盛的千年商貿傳統,有錢人多,吃的當然就好!”
中國傳統四大菜係,分別是魯菜、川菜、粵菜、淮揚菜,這是清朝時候形成的格局。
魯菜當時位列四大菜係之首,發源於山東,深刻影響了BJ天津、河北東北的飲食風格,且一直被官方蓋戳認可,曾流傳著“魯菜給當官的吃,川菜給百姓吃,粵菜給商人吃,淮揚菜給文人吃”的說法。
當然,現在的格局是川菜第一。
這個跟曆史進程有關,抗日戰爭期間,川渝地區經曆了兩條線路的人口流動:一條是自內而外走平民階層的向外流動路線——300萬川軍出川作戰;
另一條是自外向內走的,精英階層的向內流動路線——作為全國抗日總後方的川渝,不但接納了國民ZF遷至那裏,全國的科教文藝人士、名門望族,也都避難集中到那裏,BJ、上海作為全國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進入川渝的精英人士最多。
第一條路線是小人物,對飲食審美這種上層建築的影響無足輕重,但第二條路線的影響,卻是川菜融合發展和走向核心乃至火遍全國的關鍵。
以至於錦江飯店敢於打出睥睨一切的廣告:“中國菜是全世界最好的,四川菜是全中國最好的,錦江的四川菜是四川菜裏最好的!”
“…大哥,我們就吃個飯,誰要聽這些?”
“…是你問的粵菜為什麼火不過川菜嘛!”
施施笑了笑,然後問:“你對那個江蘇盈怎麼看?”
沈長林愣了一下:“我…我就是把她當成劇組演員啊,還能怎麼看?”
“她…有勾引你嘛?”
“…你真是想太多,她的對手戲演員是王愷,勾引我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