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兩周7.5億!(第二更)(1 / 2)

為什麼好些人出來替《一九四二》說好話?

很簡單,一方麵,華宜的股價一片綠,需要好話,比如‘藝術追求’、‘這回是一部難得的電影’之類的…

吸引有情懷的韭菜。

另一方麵,褲子的朋友圈確實很強大!

而且他為了《一九四二》也確實吃了不少苦!

原話:‘《1942》實現了我的電影夢想,哪怕之後再也不拍電影了也不會有遺憾了…’

大家想幫著他甩鍋…

當然也有一批人真覺得褲子幹得不錯,至於觀眾,觀眾懂個錘子!

呃,褲子的朋友圈又叫競圈,大部分人都有過京城大院生活的經曆。

在動亂的年代,大院子弟受到父輩權力的庇護,童年享受著很多便利,可以有機會看一些別人看不到的書籍、文藝作品,甚至政治八卦。

和生長在胡同的同齡人相比,他們更有機會接觸一些先進思想,無論是從道德上還是精神上,他們都自帶著一股優越感…

他們也確實做出來不少東西!

京這是真的,圈確實出了不少好作品:《頑主》、《編輯部的故事》、《過把癮》、《甲方乙方》、《一聲歎息》等。

觀眾的追捧,理所當然的讓這幫人覺得自個牛逼!

《1942》居然虧了?

好麵兒,我這麼大的腕兒,怎麼能虧了呢,丟人啊。不對,這不是我的問題,是觀眾不行。隻有這麼想,他們才能過得去,才能說服自己!

“在我看來,馮褲子那幫人對《一九四二》票房失利心裏麵抱怨兩句是可以的,公開指責觀眾就很不恰當了。”

“為什麼?”

“因為市場是屬於觀眾的,觀眾在理論上是不會出錯的!”

沈長林一邊吃牛排,一邊道:“而且我聽說褲子在拍《一九四二》之前就答應老板黃忠軍,說要是賠錢了就拍一部喜劇補償。也就是說早就做好賠錢的心理準備,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呢?求仁得仁嘛。”

“對了,我在豆瓣上看過一篇影評寫的特棒,好像是這麼說的‘中國有一批所謂知識分子,認為必須揭露點什麼諷刺點什麼才算得上深刻,卻又缺乏最基本的哲學素養。一個個都是連《大白鯊》都拍不出來的主,總感覺自己能拍《辛德勒的名單》。’”

施施聽他說的熱鬧,趕忙問:“…你看過《一九四二》嘛?”

“沒…但我看過小說,知道這大概是個什麼樣的電影。”

“改天咱倆看看?”

“行啊…”

《一九四二》當然是好電影,甭管褲子拍這片子的心態、目的是啥,他拍了,就已經很不錯了!

聊了會天,話題轉向生活,施施道:“我都好久沒看到大毛、二毛了!”

“它倆挺好,吃的好,睡得香…”

“你說咱們要不要給它倆…”

施施做了個切東西的手勢…

沈長林沒怎麼看懂:“什麼意思?”

“就是絕育!”

“…割蛋蛋?”沈長林皺眉:“那也太殘忍了…我不同意!”

“可我聽說絕育之後,狗狗不會在家中亂尿尿而且性格也變得溫和了!”

“…你從哪看的資料?”

不行,必須要捍衛金毛的交配權!

施施:“就百度查的啊!”

沈長林擺手:“百度的東西不能信,尤其是涉及到醫療,甭管人類還是動物!”

“真的嗎?”

“當然,他推薦的都是給廣告費的,競價機製嘛,給錢就給你推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