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無知者無畏!(2/4)(1 / 2)

這個階段的文藝片導演很慘的!

娛樂時代,意味著投資文藝片不太可能收回成本…

這也算市場調節的一種弊端——純粹自由、商業化的市場,藝術電影很難容身!

沒看馬丁斯科塞斯都出來抨擊漫威了嘛——就是因為漫威這樣的主流商業片侵占了藝術電影的市場,使得馬丁、阿方索·卡隆不得不去拍攝網大!

《愛爾蘭人》、《羅馬》都是奈飛製作,線上放映的作品…

合理的市場環境,曲高和寡的作品也應該有一席生存之地。而不是純粹的任由市場,把所有非大眾向的作品,全都驅逐出去。

但是呢,一幫文藝圈的人要求國家強製“院線電影播放類型多元化”,要求財政補助建立和維持“文藝片院線”,要求直接撥款給優秀電影人…

但不許過問題材、內容,有身份有麵子的說客理由都是“不能讓中國好電影死絕了啊”!

這就很惡心了!

我給你錢,還不許過問題材、內容?

你怎麼沒這麼大臉?

這個問題,暫時無解,隻能等待時間,等到觀眾審美分級後,或許藝術電影會冒出來一批支持者!

其實,文藝電影並沒有消失,往後的幾年,一大批優質電影誕生了:《過春天》、《小偉》、《春江水暖》、《平原上的夏洛克》、《夕霧花園》、《紅花綠葉》…

沒有必要這麼擔心…

……

到徐爭了…

《泰囧》之後,徐爭多多少少有點膨脹,敢說心裏話:“我有一年多沒有接到導演邀約,我感覺我做演員很失敗。但是自己拍的話,我拍不出大導演的那種對文化含有承載的電影。我唯一的方法,就是類型片。而且我本身是一個影迷,又演喜劇比較多,所以我選擇喜劇的類型!”

他還懟了一波何坪,因為何坪導演居然誇獎《富春山居圖》:‘雖然《富春》的口碑不好,有一個經驗我覺得是好的,作為處女作的導演敢想,敢用國際團隊,包括很多團隊都是世界一流的,敢用一億六千萬成本。這種冒險的人,你說是否需要?當然需要。我們需要鼓勵華語電影多元創作!’

徐爭直接反駁:“我區分電影的標準從來沒有大片、小片,隻有爛片、不錯的電影以及佳作。我對《富春山居圖》有太多不解,既然已經有如此大投資,請了好萊塢特效團隊,為什麼不請一個好萊塢的編劇呢?為什麼所有資源都具備了,還能搞砸一部電影呢?”

沈長林接話:“可能人家自信唄!”

“他知道自己拍的是什麼嗎?”

“別這麼說,你知道花了一個億,打造一部評分不過三分的電影有多難嘛?”

頓了頓,沈長林接著道:“其實韓董之前找過我,想讓我拍《富春山居圖》,我本來還挺感興趣,但當我問了反派的身份可不可以設置成反華勢力的時候,他說最好不要,我就沒了想法…我實在想不出為什麼有人要盜取《富春山居圖》…”

“找過你?”

“對呀,因為不讓拍,所以,我就想做一個群盜電影,最開始是《盜賊們》,但我覺得加上魔術元素,更適合營造視覺奇觀,然後又寫了《魔盜團》…”

“《盜賊們》項目已經開啟籌備,也是投資1.5億的大製作!”

“我解釋一下我為什麼轉型大製作,”沈長林道:“現如今是互聯網時代,視頻傳播媒介越來越多,甚至隨身都有ipad,iphone,大屏幕手機,家裏各種盒子,47寸彩電都已經偏小。我們的觀影心態很快也會轉變,讓觀眾掏錢去電影院看的片子,必須要有在家,在手機,在pad上無法感受到的感覺,所以,好萊塢大製作越來越多,迪士尼已經放棄了5000萬美元以下作品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