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我們是閨蜜啊(2/4)(2 / 2)

施施點了點頭:“行…”

“你怎麼想到在這邊買房子?”

“我聽她們說,好多國內的演員、導演都在這邊買了房…”

“那你知道他們的錢怎麼轉出來的嘛?”

“怎麼轉的?我也納悶,我讓小霞去銀行兌換,說了最多隻能五萬美元,還是讓人幫忙從香江換回來二十萬美元…”

沈長林笑了笑:“通過慈善或者某種讚助…”

施施好奇問:“讚助?”

沈長林解釋:“某影視公司把一筆巨款以讚助、捐款或投資的名義彙到美國社團或商會的賬上,然後這筆錢被一個所謂的活動,例如中美某某節、某某項目合作的名義給“花掉”了。影視公司憑借活動開銷憑證把這筆錢在中國賬麵抵消,然後由美國的公司或商會把這筆錢存入指定人的賬戶,從中賺取一定百分比的手續費。至於這些所謂的活動是否存在?究竟有多大的規模?誰也說不好!

這是最常用的方式,這樣,影視公司不僅協助洗了錢,逃了稅,還能通過慈善、公益樹立了公眾人物的正麵形象。”

“…你跟我說這個幹嘛?”

“這不是你起的頭嘛!”

施施看了看已經吃完牛排的沈長林,忽然道:“…咱倆去看電影吧!”

“…大姐,這是在美國,沒有中文字幕的!”

“那我們幹嘛去?難得出來一趟…”

“那接著逛逛?”

“好!”

……

國內,《怪獸大學》、《摩登年代》同日上映,擠占了《內在美》的不少排片…

但《內在美》後勁挺足,上映第三個周,即便群敵環視,依然拿下1.17億票房,上映16天,累計票房4.04億…

《摩登年代》挺讓人意外的,主演徐爭,題材也是喜劇,每當想到票房這麼不景氣——首周末僅僅報收3600萬!

看來,徐光頭神格尚未凝聚。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楊小蜜!

一掃去年《大武當》、《三個未婚媽媽》包括《消失的子彈》帶來的電影市場疲態。

連接受采訪都開心了很多。

媒體采訪最開始圍繞的是參演明星眾多…

後來集中到了柳施施身上,畢竟這兩位如今是最當紅的85後,而且共同出演了《仙劍三》、《左耳》…

“《內在美》票房馬上要超過《我是證人》了,有什麼想說的嗎?”

“…這倆都不是一種類型。”

“你跟施施私底下聯係多嗎?”

“…還行吧,她挺忙,我也挺忙的,不過有時間的話就會聚聚…我們是閨蜜嘛!”

她知道粉絲想聽到什麼…

“那長林互娛上市後,施施身價暴漲,你有恭喜她嘛?”

“她不在乎這些的…”

“那你知道她接到好萊塢大片《哥斯拉》的邀約了嗎?”

楊小蜜臉色不變:“…這個我還真知道,她昨天在群裏說了,很順利拿下了女一號角色…”

“那你怎麼看女明星進軍好萊塢呢?”

“…我覺得隨緣吧,有不錯的角色找我,我也會去,但我們事業的根基始終在國內…”

夠了,最後一句足夠起標題‘楊小蜜不滿柳施施進軍好萊塢’或者‘酸葡萄心理’…

誰要看你倆姐妹情深?

我們要看撕逼!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