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大山的女人》…
這電影讓人惡心!
一部泯滅人性的虛偽電影。
充當了虛美隱惡的幫凶,將原型人物的苦難一筆抹去,那些加害於她的人全部變成了淳樸的天使。
最後原型人物是因為對村民和孩子們的愛與同情,主動選擇了留下。
沒有壓迫,沒有傷害,沒有苦難,沒有掙紮, 沒有反抗,販賣人口就這樣被偷換為支教,因為愛的名義,罪惡變成了榮耀!
歌頌什麼?
逆來順受?
其實不止《嫁給大山的女人》,曾經熱播過的《阿霞》和它的續集《還是那片情》,故事也差不多, 女主角阿霞被自己的買家和村民感動,最終還是留了下來和買家成婚, 並帶領鄉親們致富!
玄幻吧?
更玄幻的還有賈平凹先生,公開說過‘如果他不買媳婦兒,就永遠沒有媳婦,如果這個村子永遠不買媳婦,這個村子就消亡了。’
挺好的,應征了偉人的那句話‘我正式勸同誌們讀一點書,免得受知識分子的騙。’
以前,作家們掌握輿論,說風就是雨,現在,作家一批判,行業內的人都要發笑。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葛大爺跟他父親合作的一部電影《父子婚事》,也是3000塊買了一個媳婦…
怎麼說呢,歌頌女性的逆來順受,是中國上千年文藝中的一類傳統母題,有太多的戲曲、話本、評書、小說都在反複為此類女性打造牌坊。
即便是《牛郎織女》, 緣起也是因為牛郎偷了織女的衣服…
《水滸傳》裏的扈三娘被當做戰俘送給了矮腳虎王英做妻子, 《封神演義》裏麵也有一個鄧嬋玉,被又矮又醜的土行孫強迫就範…
曆來如此!
女人遭受的苦難經過藝術加工, 不叫苦難,苦難的價值是為了召喚愛,是為了考驗和升華意誌,於是苦難可恥地成了催生崇高的偉大力量!
那麼造成苦難的人呢?他們要麼已經置身事外,要麼情有可原,要麼正享受著苦難者供奉的人血饅頭!
所以,魯迅才會說:‘我翻開曆史一查,這曆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對了,插一句,黃勝怡的《天仙配》,編劇真絕,表麵上是在歌頌,暗地裏卻把董永塑造成了偽君子——是真的,結局玉皇大帝給了董永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就是讓董永修煉成仙,但董永不幹,理由是‘董永不願意修煉,原因是不想浪費與七仙女廝守的時間’,絕了!
更絕的是,他做出了第二選擇,讓七仙女剔仙骨,成為凡人…
就感覺編劇寫這段的時候,心裏想的是‘我雖然拿了你的錢,但我不能沒有良心’!
當然,也有可能編劇覺得這樣的才叫愛情…
……
發完這條微博,沈長林看了一下《親愛的小孩》首日票房…
喲,出乎意料,居然有2904萬呢!
他記得原時空的《親愛的》票房過了三億,但那是因為陳可欣+趙巴菲…
彼時,兩位都在高峰期。
《親愛的小孩》可沒有這待遇。
沈長林監製?
大哥,《大佛》也掛了他製片、監製的名!
感覺這電影沒準能票房過兩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