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科學討論(1 / 2)

這次二號星球上的外星基地建造成功。現在看來已經隻剩下時間問題,總體的外星基地和防護工程的建立時間。

大約設定在兩個月到三個月之間。因為工期的設定比較緊張,所以各工程單位都在不斷的緊張,加班忙碌當中。

利用太空橋的傳輸技術,已經將大批量的地球上的工程機械甚至裝甲部隊派遣到了二號星球表麵。

特別是王小一,又下令將陸航部隊的一支騎兵旅也派遣到了外星星球上麵。

二號星球是比鄰星係的一顆類地行星。也算作第二顆地球。它的大小麵積直徑和地球幾乎相當比地球稍大一些。

而比鄰星是一顆雙半星的恒星,結構為整個星球提供了足夠的陽光照射。

在這顆星球的大氣層,現在已經探明具有超過地球現有氧氣含量的兩倍。

在這樣氧氣含量的時代,曾經出現於白堊紀以前的時期。在隨後地球的曆史進程當中,大氣層的氧氣不斷地開始減少。

而地麵生命物體的體型也不斷的進行縮減,地球的引力重力也從原始階段不斷的秘密加大。

這些就是地球生物越進化,越出現小型化的變化的關鍵所在。

專家組將這些分析報告一一地向照海和王小一進行了彙總。

“老趙,看來我們今天人類這個體型,不管是白皮的還是我們大陸人。也是屬於被地球一步步的演化過來的。”

“是的,陛下,如果我想我們這些人類要是能生活在白堊紀時代,想必這個個頭絕不是現在這個體型。”

“怎麼老照你這意思是說我們要到了那個時候也成了巨型恐龍人形?哈哈,那倒不錯,咱們來個人行恐龍。”

“我說馬司令。這是科學,這叫自然生物進化。不懂你就別瞎掰掰。”

林軍在一旁朝著馬軍撇了一眼,說道。王小一跟著朝著他們笑著說道:

“其實要是想要測算出來,我們人類的進化和整個地球的進化生物。”

“就要結合整個地球的40幾億年的進化過程。你們想地球在6500萬年恐龍時代的時候。當時整個地球的氣候是什麼樣?”

“陛下,好像那個時候地球還沒有一年四季之分,全部生活在熱帶。最少也是亞熱帶地區。”

“應該是這樣,後來隨著地球自己的進化,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一顆正在活躍的星球。”

“地球每年都有大規模的地殼運動,火山爆發。這就導致地球上的氣候和氧氣結構不斷的發生變化。”

“而且地球上的重要氧氣來源也就是植物。從最原始的孢子植物到蕨類植物,到現在各種的葉片植物。”

“這些植物的排氧功能,實際上是在遞減的方式發展。”

“所以地球大氣層存在的氧氣結構也在遞減式的發展。可能從最原始時期的含量超過60以上的氧氣結構發展到現在,也就是40左右。我們呼吸的空氣絕不是純氧結構的空氣。”

“地球隻有首先將純氧型的空氣進化成到現在的空氣結構,人類才能不斷的適應發展,這樣的空氣結構而變化出來,我們現有的身體內髒結構。”

“所以對於我們正常人來說,如果長期的進行純氧的吸食,也會傷害到自己的肺部。”

說到這裏,王小一轉頭看著眼前幾位專家笑著說道:

“幾位專家,我這可是關公門前耍大刀,也就是一知半解,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