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此同時。
隴山河穀東麵的入口,隴門關。
一支由五千鐵騎,五千弓弩手,以及一萬步卒組成的隊伍。
正浩浩蕩蕩地經由隴門關往隴山河穀深處開去。
隊伍的前方,旌旗蔽日,上書一個個大大的“劉”字。
為首的一員大將身騎白馬,手持長槊,虎背熊腰,威風凜凜。
正是豐州城的統兵將軍,劉誌玄!
劉誌玄原本是當年的燕郡王,天節將軍羅藝手下的部將。
後來羅藝造反,劉誌玄沒有跟他同流合汙,反而在剿滅羅藝的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
羅藝兵敗被殺後,李世民就讓劉誌玄擔任豐州都督,掌管十萬豐州守軍。
劉誌玄擔任豐州都督這十餘年來一直忠於朝廷,恪盡職守。
沒有一支突厥軍隊能從他手下入侵大唐國土。
也正因如此,李世民才放心將這次任務交給劉誌玄。
並且李世民非常篤定一點。
不論是孫明還是歸義王。
在麵對劉誌玄和他手下身經百戰的豐州兵馬時,除了束手就擒外已別無選擇......
“來人,傳我軍令,所有豐州兄弟都進入隴山河穀後,立刻在原地紮營!”
劉誌玄對身邊的傳令官吩咐道。
之所以在進入隴山河穀之後就命令手下原地紮營,按兵不動。
是因為劉誌玄在等一個契機。
十幾天前。
劉誌玄還在豐州的時候,突然收到了一道朝廷的密旨。
上麵叫他率領兩萬精銳,以幫助長樂駙馬治理封地為名開進隴山河穀。
聖旨上還說了,如若發現歸義王的行蹤,以及駙馬有任何不軌行為。
立即出兵鎮壓剿滅......
雖然聖旨上沒有明說讓他注意駙馬的一舉一動。
但聰明如劉誌玄,早就已經猜到這個長樂駙馬的身份不一般。
要不然也不會在他與公主大婚的第二天,就被陛下派到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來進行所謂的“就封”。
所以眼下大軍已經全部進入隴山河穀。
劉誌玄的當務之急就是派哨探去打探長樂駙馬所在的位置。
以及聖旨上提到的,從長安城逃回草原的歸義王是不是也在這河穀之內。
......
就當劉誌玄的兵馬在隴山河穀東部原地駐紮,並且派出哨探打探消息的時候。
隴山河穀北麵通往草原的夾道口。
一支由一萬多突厥騎兵組成的隊伍正由夾道口向隴山河穀內快速進發。
隊伍前方,一個突厥首領模樣的人正在給隊伍裏的人加油打氣。
“快快快...等到了長樂駙馬的地盤搶了他的糧食,我們就可以過個安穩年了!”
這人不是別人,
正是那出逃的歸義王,
頡利可汗!
......
“快快快......”
“隻要今晚搶了漢人的糧食,我們就可以安穩地度過一個美好的冬天了!”
突厥草原通往隴山河穀的夾道口。
一支萬餘人的突厥騎兵部隊正如潮水般,快速湧入隴山河穀。
十幾天前。
頡利可汗正是從這裏意氣風發地逃回突厥草原。
他當時心裏還想著,當草原上的所有部族聽說自己回來了,肯定會立刻簞食壺漿,望風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