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鏗鏘有力地說完這第一個條件。
大殿上所有人都才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的確,即便陛下現在正處心積慮地想要對付孫明。
但人家畢竟仍是長樂駙馬,而且還是李靖和武士彠家的女婿。
任務完不成有負聖望,任務完成了又得得罪公主和兩位國公。
所以若沒有先斬後奏之權,就算去了隴山河穀恐怕也難成事,而且左右還得得罪人。
李世民聽了之後略加思索,覺得魏征這個要求既合情也合理。
所以也就很幹脆地點頭同意了。
見李世民點頭後,魏征開始繼續講述他的第二個要求。
“第二件事:此行雖是勸說駙馬回朝,但凡事須講究有禮有節,進退有度,不可朝令夕改、不可貿然進兵,以免有損陛下威嚴。”
“這......”
魏征這第二個要求一說。
包括李世民在內,現場所有人的臉色都有茫然不知所措。
因為在明眼人看來,不管是召駙馬回朝,還是派兵攻打。
李世民的目的隻有一個。
那就是徹底解決孫明和隴山河穀給大唐王朝帶來的潛在威脅。
而他魏征居然還說要對孫明有禮有節,不能貿然進兵。
這明顯是為了自己的安危和名聲,不顧朝廷和陛下的利益啊!
此時此刻。
李世民的臉色明顯比之前更加難看了。
該死的魏征,居然提出這種要求!
你當真以為滿朝文武除了你以外朕就找不到別人去做這件事了麼?
然而李世民目光在太極殿內掃了一圈。
似乎還真找不到比魏征更適合這次任務的大臣了。
大唐以武開國,朝中名將如雲。
但在文官方麵,顯然要比武將遜色一些。
蕭瑀、高士廉等人早已年邁,不堪重任。
長孫無忌雖然年富力強,多有謀略,但他和孫明素來不對付,若讓他去隴山河穀,那還不如直接開戰。
而房謀杜斷的杜如晦早已病逝多年,而房玄齡自從擔任尚書左仆射以來,除了政務外還負責兼修國史,他盡心竭誠,早起晚睡,國事多有賴於他,也不能或缺......
所以李世民思來想去之後。
此行的最佳人選還是非魏征莫屬。
雖然他剛才提的第二個條件的確有點過於矯情。
但若從國家層麵來說,魏征所言卻又不無道理。
雖然孫明目前對朝廷來說是個不小的威脅。
但泱泱大唐,完全可以用正大光明的手段來收拾孫明。
還沒到非要用不擇手段的方式來對付他才能贏的地步。
若是遇到一個叛賊就要無所不用其極,那大唐天威何在,自己的威嚴又何在?
所以魏征這第二個要求從長遠來看,不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大唐來說都是有好處的。
於是乎,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以後。
李世民最終還是同意了魏征這第二個要求。
見李世民答應了前兩個要求。
魏征此刻已經胸有成竹了。
隻見他昂首挺胸,麵不改色地說出了自己的第三個要求。
“第三件事:若魏征此行有任何意外,還請陛下善待臣的一家老小!”
轟~~~
此話一出,現場立刻就變得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