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牧民族本身不懂冶煉技術,所以生鐵之類的東西一般都靠貿易獲得。
因此城內生鐵十分稀缺,不易獲得。
而且就算有了生鐵,也得將其融化之後才能重新鑄形使用。
這樣不僅增加製作難度,而且還很浪費時間。
出於時間成本的考慮,孫明最終決定讓武器作坊生產最簡易的弩箭。
簡單來說,就是將箭身的一頭削尖,直接當做箭鏃使用。
雖然這樣的弩箭殺傷力和穿透性會比鐵製的箭鏃小很多。
但是用來對付那些沒有任何防禦措施的遊牧騎兵來說其實已經綽綽有餘了。
......
接下來的三天。
孫明通過打卡又陸續獲得了個臣民。
加上之前的個臣民,孫明在這片土地上已經總共獲得了個臣民。
這個臣民當中,孫明將其中的一萬個男性臣民送到都蘭城。
讓許拔山、張擒龍等人負責指揮訓練,並協助白馬義從守衛都蘭城。
另外個男性臣民和個女性臣民則被孫明留在伏俟城內。
由孫明親自率領男性臣民守城。
而女性臣民除了部分負責開荒種地以外。
其餘全被孫明安排進了武器作坊。
兩萬多人同時生產製作武器,這速度和效率比孫明預想的要快了許多。
僅僅三天時間。
武器作坊就已經生產出了一萬套改良諸葛連弩弩機,以及足夠每套弩機連續更換三次弩機盒的簡易弩箭。
改良後的諸葛連弩操作簡單,就算是沒有經過戰陣訓練的臣民也能輕易上手使用。
所以有了這一萬套諸葛連弩之後。
伏俟城和都蘭城的防禦力量都在無形當中提升了好幾個檔次。
這一萬套諸葛連弩製成以後,孫明直接讓人給伏俟城送去了五千套。
隻要這兩天內沒有敵軍來襲,武器作坊生產的諸葛連弩就足夠裝備兩萬人!
到時候別說吐蕃兵馬,就算大唐的邊軍來此,孫明也絲毫不懼。
......
與此同時。
距離伏俟城僅三百裏之遙的涼州城內。
一個身形高大、虎背熊腰的虯髯漢子剛剛接到了一封從長安城八百裏加急送來的密旨。
密旨上的內容是讓右衛大將軍、西涼太守的侯君集率軍前往吐穀渾,替西平郡王慕容順奪回被人搶走的伏俟城。
其實伏俟城被奪的消息侯君集早就有所耳聞。
他雖有心前去處理此事。
但是此事畢竟事關重大,沒有朝廷的旨意他也不敢擅自出兵。
所以隻能暗中派一些哨探前去打探消息,並在城中分撥兵馬做好準備。
現在朝廷的密旨到了。
侯君集已經迫不及待,終於可以去大幹一場了。
很快,五萬事先就已備好的西涼鐵騎就在涼州城外集結完畢。
涼州城扼西北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所以朝廷對這裏的兵馬錢糧供給一向充足,而且武器裝備也都是最好的。
西涼民風彪悍,將士個個身經百戰。
所以侯君集手下這支兵馬個個如狼似虎,戰鬥力十分強悍。
留下幾個副將和七萬兵馬駐守之後。
侯君集親自率領五萬西涼鐵騎浩浩蕩蕩地往伏俟城的方向開去。
五萬騎兵一路狂奔。
鐵蹄過處地動山搖,踩踏聲震天而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