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中國魂】(2 / 3)

這位記者沒瘋,歌迷中那種十多二十歲的小青年們才是瘋了。在他們眼中,這首歌、這支舞實在太酷了,隻恨此刻身邊擠著人,不能立即跟著學跳。

“噓”一首歌唱完,王梓鈞再次微笑著讓大家安靜,然後猛然喝道,“《紅日》”

“喔”在歌迷的呼聲中,音樂再次勁爆起來,將整場演唱會推向一個**。

這次的粵語歌板塊比之前的英文歌還要長,時而勁爆熱血,時而舒緩柔情,王梓鈞從頭到尾一直牽著歌迷的情緒走。

“這次可能要離開得久一點,我給大家介紹一群可愛的小朋友。”王梓鈞說著,一群可愛的小孩子便跑了過來。

離王梓鈞最近的赫然是王祖賢,小姑娘剛滿八歲,被王梓鈞一把抱起來,然後問歌迷們:“認不認識她?”

“阿美她是阿美”有人突然叫出了王祖賢在《酒幹倘賣無》中飾演的角色。

王梓鈞對王祖賢道:“***,你來自我介紹一下。”

王祖賢看了一下場下黑壓壓的人頭,也不害怕,說道:“我叫王祖賢,家住台北,今年八歲了。”

“嗯,好乖,來,親大哥哥一下。”王梓鈞把臉挨過去。

“不要,”王祖賢伸出小手把他的腦袋推開,“你臉上全是汗水,髒死了,才不要親你。”

“哈哈哈”王祖賢的聲音在話筒的幫助下傳遍整個劇場,引起一陣哄笑聲。

王梓鈞一陣無語,下麵不少女歌迷大喊道:“我來親,我來親……”

工作人員抬上來十多張案桌,每張案桌上還放了一本書,王梓鈞將王祖賢放到一張案桌上坐下,然後獨自離開舞台。

燈光突然明亮起來,十多個小孩子捧起書本,開始齊聲朗誦: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這種簡單的古文,在東南亞稍微有點年紀的華人都是必讀的,但對於十多歲的青少年來說,卻有些遙遠,最多是家裏的長輩讓他們在家裏讀。這些年來,整個東南亞都在抑製華文教育,這種書本是不準在學校出現的。

當然,隻是不準在學校教授而已,自己看還是可以的,還沒有將四書五經淪為**的地步——除了玩屠華的印尼之外。

幼稚的童聲響起,不少人都想起小時候家長或者老師逼自己念古文的情形,忍不住臉上露出笑意。

“下學了”

突然,一個旁白響起。

原先還安安靜靜讀書的小孩子,突然嘈雜起來,有的老老實實地收拾著書包,有的卻是將書一扔,跳上桌子,互相打鬧起來,鬥雞的,猜枚的,拍手的,翻跟頭的,很快就將舞台弄得雞飛狗跳。

“哈哈哈……”看著烏煙瘴氣的舞台和那些童真無邪的小孩子,歌迷們都忍不住笑起來。

就在歌迷的笑聲中,台上燈光突然一黑。不多久,黑暗中突然傳來叮叮咚咚的琴聲。

等燈光再亮起來,歌迷們驚訝的發現,王梓鈞此時穿著右衽長衫,一副民國書生打扮,坐在那裏,懷裏還抱著一隻二胡。

王梓鈞的旁邊,則坐著一個身著旗袍、懷抱琵琶的古典美女,剛才的琴聲,正是琵琶發出來的。

而舞台上,亦多出一些書案、書櫃、大門、牆壁、油燈、文房四寶等等,還有一男一女,正在依依惜別的民國情侶。

王梓鈞拉動二胡,開口唱起來:

“一盞離愁,孤單佇立在窗口;

我在門後,假裝你人還沒走。

舊地如重遊,月圓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燭火,不忍苛責我……”

當王梓鈞頭幾句歌詞吐出,頓時引來一陣驚呼。在場的凡是三十歲以上的人,有幾個不是從小念古文長大的,歌詞中那種傳統的古意如同三伏天的冰鎮酸梅湯一樣令人全身舒爽。

整首歌的配樂,大都是二胡與琵琶在演奏,顯得古香古色,但偶爾夾雜的鼓點聲,又來著一點搖滾與流行的味道。這古今中外的兩種音樂想結合,居然顯得那麼得自然和諧,就好像即在聽傳統古典歌曲,又同時在聽現代流行歌一樣。

二樓包廂裏,一個中年男子手中的雪茄已經燃到盡頭也沒有察覺,直到燒到了手他才吃痛跳起來。

這男人叫做李振華,正是黃煥嬋所在的新加坡唱片公司的老板。

李振華和鄭振坤是好朋友,王梓鈞這個台灣大歌星來新加坡開演唱會,他自然要好好招呼。而黃煥嬋來做王梓鈞的演唱會嘉賓,也是他最先提議的。

這個時候,演唱完畢的黃煥嬋也來到了李振華的身邊,見狀慌忙把地上還燃著的雪茄撿起來按熄滅。

“麗莎,你知不知道這首歌叫什麼名字?”李振華問。

黃煥嬋搖頭道:“不知道,從來沒聽說過。”

李振華讚歎道:“天才啊,真是個天才。融彙古今,學貫中西,少見的天才歌手,我要是有女兒,非得逼著他入贅不可。也隻有鄭兄才會由著他的性子,將一場演唱會辦得這麼出色,一口氣唱了近十首沒有出過唱片的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