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方案?
還是兩個?
說話這麼大喘氣的嗎?
陳嘉欣直接就送上了懵逼.GIF。
其他幾人也是很有些……茫然。
連李澤都摸不著頭腦。
起初他真還就以為是自己的‘激將計劃’奏效了,終於逼出了溫良應有的能力,也終於讓溫良站在決策角度思考問題。
在溫良這麼個大喘氣後,李澤一下感覺到了溫良與之前截然不同的行事作風。
比他想象中要更有領導魅力。
也更能把控節奏。
還更……
想著想著,李澤心中忽然冒出個稀碎的念頭:“不……妙?”
短暫的安靜讓大家集中了注意力,靜等溫良的下文。
溫良也不拖遝,豎起右手食指:“第一個方案很簡單,大概也是你們想過的;直接散夥,注銷公司,各自投入的錢按比例分完。”
“區別是,我會額外拿錢補齊你們的虧損,反正如果隻剩我一個人這公司也開不下去,我們就也讓各自家長看到我們在校期間多體驗了這段他們認為注定失敗的經曆。”
一氣兒說完,溫良緩和語氣:“難得曾經一起攥著同樣的希望努力拚過,沒必要鬧得像仇人那樣收場,我們之間本就不存在仇怨。”
話音剛落,陳嘉欣唰一下站起來:“我站老溫,早上我才跟老溫說過,我們這麼年輕,有的是從頭再來的時間和機會,也真不該鬧成現在這樣。”
“是的。”年齡最大的老銀也站了起來,篤定道,“並不是隻有散夥一條路。”
李澤正在心裏嘀嘀咕咕:“原來大喘氣是在這等著……”
李澤剛要說話,溫良卻沒放任他吱聲,輕輕一擺擺手:“先別這麼激動,聽我說完。”
然後,溫良豎起右手中指:“第二個方案也簡單,你們以出資價將手上大多數股份在內部轉讓給我,就……每人留1000股;大家仍全是股東,隻是我有一言以決的權限,同時承擔最大風險。”
“你們怎麼理解都行,一言堂也好,還是獨斷專行也罷;俗話我們都知道,三個和尚沒水喝,現在我們八個人同等權限,連喝西北風都嫌我們人多!”
最後,溫良望向眾人,語氣認真道:“方案我說完了,大家都好好想想,別著急決定。”
這次連陳嘉欣也沒馬上接話,坐回椅子思考起來。
李澤心道了聲‘果然’。
他一直認為溫良變化的‘始作俑者’是自己,多少還是有點旁觀者清的樣兒,此時想得就比較遠了,自然也沒出聲。
狹小的辦公室一下安靜極了。
除了窗外偶爾傳來的車鳴人沸,再無別的聲響。
“……”
現在的‘華美立明’就跟過家家一樣。
但又跟過家家有點不同。
當初為了辦理經營性網站所必須的ICP證搞了一係列很複雜的操作。
原先最開始注冊時,華美立明的注冊資本是10萬元,總股本50000股。
每股2元,每人6250股,都是占總股比的12.5%。
後來,為了符合ICP證的基礎要求,便將注冊資本增至了100萬,其中有90萬通過墊資這種形式進行,墊資人是溫良的小姨。
這也是跟汪婉華通話時,溫良為什麼會下意識冒出在小姨眼裏他‘無度索取’標準的懷疑。
因為,以防抽逃注冊資本被關注從而觸犯法律法規,小姨那90萬至今仍留在公司賬戶沒抽走,這情況隻有溫良清楚,小姨也僅為了確保溫良無法掌控局麵,簽訂過一係列協議……
過家家的一方麵是,公司是‘創始人絕對平等模式’,沒有什麼同股不同權,也沒有A、B股,所以誰也做不了主。
這方案是當時大家一起商量出來的,完全出於公平。
隻不過因為溫良是主導人、發起人、組織人,所以才擔任總經理。
溫良想要搶救公司,或者說眼前這個團隊,有幾方麵的原因:
1、鬧得最凶的李澤也隻是表麵反派,哪怕前世後來知道公司賬戶上躺著90萬也沒動過攛掇溫良冒險的念頭。
2、每個人都不差,哪怕是應用數學專業的溫良跟陳嘉欣也在計算機編程方麵很有水準,更別說是信息工程、軟件工程等專業的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