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夜李家老祖對賀家進行一番友好拜訪之後,彩蓮湖又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平衡之中。
在外人看來,彩蓮湖賀李兩家大戰,戰況激烈,隔三差五就要傳出某地大戰,雙方出動多少力量。
以致於到彩蓮湖的人流量都少了許多,害怕被戰鬥波及。
唯獨賀李兩家人才知道, 除了一開始狠狠大了幾場之外,之後看似很激烈的戰鬥中,雙方戰損卻低的嚇人。
每次剛打出火氣的時候,雙方上層就開始下令撤退。
按照上麵的說法,就是一開始損失太大,未免大家損失慘重, 所以務必尋求最佳戰機。
沒有十足把握, 不得擅自出戰。
久而久之。
每次開戰的時候,雙方嗓門大的修士都成了主力, 精通各種問候詞彙更佳。
反正最後打不起來,嘴炮成為唯一輸出。
至於那個最佳戰機都過去這麼久了,都還沒找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找到。
可能永遠也找不到。
當然,肯定還有有違抗上麵命令,私自出戰的修士。
但這樣的終究是少數,而且一般這樣的修士事後都會以家族進修的名義進行雪藏。
理由嘛,性子太衝動,不聽上令,將手下修士置於危險,需要磨一磨。
隻要想找茬,哪有人會是完美的。
彩蓮湖保持著一月一小戰, 三月一大戰的節奏,消息傳得沸沸揚揚。
以致於讓人不知道那麼多消息中,到底有幾個是真, 幾個是假。
而外界皇子奪嫡的戲碼居然持續了十年都未曾結束。
混亂自皇城散去,慶國大亂,諸地割據, 橫征暴斂,底層人民不聊生,偏偏連活不下去造反的能力都沒有。
一群凡人,如何敵得過那些高高在上的修士們。
往往是一地剛舉起反旗,便有軍中修士供奉殺到,法器靈術一出,便如砍瓜切菜一般。
剩下的人要麼大潰而逃,要麼乖乖留下當順民,在不斷加大的壓迫中死去。
畢竟反抗的人多了,地就荒了。
可是種地的人少了,但上麵的享受不能少。
那麼隻能讓老實的農民承擔更多的賦稅,到了最後,辛苦勞作一年,地也豐收了。
可種地的農民不僅沒有半點收成,反倒還要欠下許多田賦雜稅,種的越多,欠的越多。
於是近些年躲入彩蓮湖避禍的凡人越來越多。
先是附近漁民, 後來連岸上的農夫地主也舍家棄地入了彩蓮湖。
賀李兩家雖爭鬥不休,但一般很少涉及凡人, 反而因為他們不在乎這些凡俗, 給了這些人生存空間。
人就像雜草一樣,隻要有點陽光雨露,那麼即便是石頭縫裏,也要掙紮著伸出身子來。
……
慶國內亂十年,方長來到錦繡界的第二十二年。
他的修為再進一步。
按照麵板上的顯示,如今的他已經是五十五級,再升一級,就來到了元嬰中期和後期的門檻。
之前五年一小級,如今十年一小級,這個速度自然遠遠比不上十年修滿元嬰境界的李虎。
按理說他的速度不該如此慢,畢竟如今他的資質也不低,算是達到天才的標準。
不過方長仔細考慮過後,總結了三個原因。
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天地環境的不同。
錦繡界的修煉難度更大,突破也更難。
如果突破能用考試來比較的話,那麼主天地是享受京都戶口的考生,而錦繡界就是某內卷嚴重的人口大省。
所以在錦繡界的修行每一步都要走的艱辛許多。
而他雖然給自己準備了各種修煉資源,但小湖島終究比不上有靈脈牽引萬裏靈氣的青王山,也沒有濃鬱到近乎化成液體的靈氣。
第二個則是李虎屬於戰鬥突破,在戰鬥中磨煉升級,身體的求生本能,潛力的無情壓榨,自然讓他升級如喝水。
青霄城的第一軍團遠征之路,都是李虎這位軍團長一拳一腳給打下來的,其中麵對的危險自不用多說。
與之對應的第三軍團,方帖竹若沒有自己的法力相助,相當於擁有了不死不滅的神通,恐怕早已身死道消。
而自己屬於宅家修行。
這種方式,勝在穩妥,缺點就是沒有激情,無法大起大伏,速度自然快不到哪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