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至天白 聞雞鳴(1 / 2)

穎縣的有錢人紛紛往京都逃。而縣城裏,則擠滿了各地逃來的災民難民。大多是些老弱婦幼。他們即逃不動,也沒有地方可逃了。

大成國鎮妖司傾巢而出,揭開了大成國建國後的另一場戰爭。但收效甚微。

妖族本來並不具備正麵對抗人族的能力。人為物界(注意,這裏說的是物界)靈長,現世之主。千百年來,正是由於人族的持續強盛,人域不斷擴張而不斷擠壓妖族的生存空間。

人族各國的鎮妖司,斬妖司,除魔司對於妖族而言,始終是個恐怖的存在。

妖族得以在人族縫隙中生存下來,得益於妖族有役人鬼魂驅動人屍的妖術。他們不與人族直接硬剛,更多是役使人族的鬼魂驅動屍變進入人域。

那些穿上大成官服升堂的妖邪,就是這一類。

大成國鎮妖司要麼是費盡周章地捕風捉影,要麼在付出慘重代價後,斬殺的往往隻是人族的屍變。說到底,是妖族利用了人族的弱點,令人族與人族的鬼魂不斷地自相殘殺,他們從中侵蝕人族的領地。

人族的鬼魂是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與人共存於物界的。但妖族可以營造妖霧,遮天蔽日。等於在物界為鬼魂提供了一個生存空間。

好在人族終不乏大智慧者,提出了鎮妖邪必先安人魂的主張。

大成國具體的做法是將刑部下設的鎮妖司,以及戶部下設的安舍司劃出來,組建鎮安寺。

在此之前,刑部鎮妖司斬妖除邪鎮鬼。戶部安舍司則是處理殉國將士身後事。各司其職。

鎮安寺成立後,一改之前的做法,安魂與鎮妖相輔,招賢納士,雙管齊下。

安魂必先歸土。鎮安寺盡最大能力將陣亡將士遺體骸骨還鄉入土,辦法事,舉道場,讓鬼魂得以歸陰往生。

這些被妖族役使的孤魂野鬼,大多是大成開國戰爭的殉國英烈。本身就帶著殺伐戾氣,屍身受血光籠罩。不得歸土為安而易成怨魂厲鬼。

招賢納士的範圍包括儒,釋,道,法,乃至雜家術士。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同時,人族也反過來利用妖族的弱點。

妖族也並非鐵板一塊。人族將其統稱為妖邪,至少是不那麼準確。

如妖族中的人妖族,魅族,山頂洞穴族,岩穴族,古巫族,即使不是與人族的關係更近,也介乎與人族與妖邪之間。

在這場史無前例的人族與妖族大戰中,他們頂多是撿一點漏。相反,由於人族的無差別反擊,他們也受到的傷害遠大於得到的好處。

鎮安寺在初步穩定下局勢的同時,又不失時機地私下裏對不是很凶惡的人妖族,魅族、山頂洞穴族,古巫族等作出一些承諾與讓步。雖然不能使他們站在人族的一邊,但在某種程度上大大減輕人族承受的壓力。

人族積累和沉澱下來的文明終究發揮了作用。

曆經百年,這才漸漸將為禍人族的妖族完全驅出人域。盡管如此,這場浩劫,妖族給人族帶來的陰影,始終是人族揮之不去的的夢魘。

身為穎縣知縣的盧一鳴,聽得苦鎮安衛說這幾起案子“皆非人為”,自然也包括了穎縣的這個案子。大驚失色也算是正常反應。

“盧大人不必過慮,刑部也不是第一次將辦不了的案子,轉到我鎮安寺來了。”

“是……是嗎?”盧一鳴仍然帶著強烈的疑慮。

“刑部認為不是人為,轉到我鎮安寺來的,也未必就是妖族所為。就算是,也不過是些孤妖散怪,什麼時候都會冒出幾個,掀不起什麼浪來。何況穎縣人向不懼邪。”

看到盧一鳴仍然疑慮重重,苦不憶像是突然想起什麼來,“不知盧知縣可曾聽說過,三百年前穎縣曾有一個打更人,被譽為抗妖第一人。”

盧一鳴來到穎縣上任之前,就聽同僚說起過那個關於人族與妖族打更人的傳說。來到穎縣的第一件事,就是令人將穎縣縣誌送到他的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