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焊接試驗再次失敗(2 / 2)

八、九十年代的大國企,尤其是軍工企業,還是有不少技術過硬的工人,什麼八級鉗工,七級車工之類並不鮮見。

幾分鍾之後,滋滋的焊接聲停了,也再沒有強光閃耀,這位工人師傅收起焊槍,朗聲的道,“各位領導,焊接已經完成了。”

依舊是漂亮的魚鱗焊!

然後,又繼續焊接,除了將滑油管的缺口焊接牢固之外,開的這個窗口最後也要焊接封上。

就像醫生給病人做手術,最後要將切開的傷口縫合起來。

又是十幾分鍾,這個大約巴掌大小的切口焊接好了,依舊是整齊而又漂亮的魚鱗焊。

光這份焊接技術,很多人無法達到,剩下的就是檢查一番,焊接之後對機匣的影響有多大,變形有多大。

“將機匣抬到檢測轉台上去。”

等了十幾分鍾,覺得冷卻得差不多了,王天放親自下令。

兩名工人一起將燃燒室機匣抬上了檢測轉台,這個時候,整個現場安靜下來,有人甚至微微緊張,感覺到自己的心跳無形之中加快了。

答案很快就要見分曉。

這次改進和調整焊接參數之後,焊接變形怎麼樣呢,是否在可控範圍內呢。

依舊先用百分表找正機匣的基準,然後用千分表檢查渦輪軸承座的內孔。

千分表的表頭和內孔壁接觸,隨著機匣緩緩的轉動,指針開始跳動。

很快,大家一臉沮喪之色。

雖然沒有像第一個機匣那樣,但軸承孔的跳動也達到了四絲半。

這也不行啊!

設計要求是跳動是千分之五,大家心裏麵的理想值是超過千分之五,但不能超過一絲。

這有一點打擊人啊!

居然還是有四絲半。

現場一陣沉悶,壓抑,誰也沒有說話,也不知道過了幾分鍾,從外麵陸陸續續的進來一些工人們,才打破這份沉悶和壓抑。

下午的上班時間快到了,工人們開始上班了,生產製造現場也漸漸的嘈雜起來,各種加工聲,焊接聲都有。

王天放緩緩的道,“通知下去,三點整在廠辦大樓開會。”

已經連續試驗了兩個燃燒室機匣,王天放也不敢再輕易試驗下去,萬一第三個又沒有成功呢,那怎麼辦。

那就隻能開會,大家在這兩次焊接試驗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和討論,有一定的把握,有更好的焊接工藝和參數之後再進行第三次試驗。

406車間。

工人們也開始了下午的工作,工藝技術室內,大家也坐在自己的崗位上,林峰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他心中在想道,王總工下午應該要組織開會吧,怎麼還沒有人通知我呢。

正在這麼想著,工藝技術室唯一的一部電話響了起來,接電話的是楊文傑。

“林哥,廠辦打來的電話,通知你三點整去廠辦大樓會議室參加王總工組織的技術分析會。”

楊文傑的聲音很大,幾乎所人都聽清楚了。

頓時,數道羨慕的目光看向林峰。

牛批啊!

廠辦親自打電話過來通知參加會議,這是真牛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