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台叫什麼名字?”

“小生蕭平,參加殿下。”晨光裏,車廂外的蕭平向著李子卿行了一禮。

透過車簾,臉色好轉許多的李子卿擺了擺手:“蕭兄救我一命,不必拘謹。”

“殿下身份尊貴,直呼小生名姓即可。”

“好吧,”李子卿抿了口茶衝淡嘴裏的苦味,“何方人士,將去何處?”

這中藥怎麼這麼苦?自己隻是被嚇著了又沒受傷,喝了真的沒問題?

蕭平拱手回道:“小生益州人士,出蜀後去長安參加今年科舉。”

李子卿有些吃驚,眼前這救命恩人居然還是個知識分子?

要知道這年頭讀書可不容易,家裏得賊有錢才能請的起西席先生或者去私塾。

而且科舉製度與後世也有些不同,不再是院試鄉試會試,而是直接以每個州為單位進行考試,篩選出三四個人進京參加科舉。

李子卿眼神發亮,益州那地方就是後世的成都,眼前這蕭平居然是整個成都選出來的三個人之一?

她一個學渣,被蕭平身上發出的學霸光芒閃了眼。

蕭平從來都是個散淡性子,但也被李子卿的目光盯的有些不自在。

還好李子卿收斂了眼裏對於學霸的仰慕光芒,才讓蕭平鬆了口氣。

李子卿清了清嗓子:“既然要去長安,為何沒有與官員同行?”

這確實很奇怪,按照何公公的說法,為了防止地方舞弊,唐代的科舉製度是要求地方官員押送考題試卷進京核查的,而過了州試的學子們也會隨著一起進京。

蕭平回答道:“一開始是準備這樣的,後來想多看看大好河山,便繞了繞路。”

李子卿有些奇怪:“想繞路便繞路?”

蕭平沉默了一下:“小生父親是益州刺史。”

嘶。

李子卿倒吸了口冷氣,這不僅是個學霸,還是個官二代?

大唐以州縣為行政單位,一州刺史就是最高行政長官。

自己騎著馬隨手一撞居然撞出個這樣的人才?

她放下茶杯,起了些考校心思:“吐蕃大唐開戰一事,你怎麼看?”

蕭平皺了皺眉:“殿下為何會問這個?”

“隻是剛從邊塞回來,有所感觸罷了。”

“此事早有跡象了。”

“說來。”

“十五年前,達布芒讚弑父繼位,便開始了大力改革,”蕭平禮貌的朝送過去一杯茶的清懷道了謝,“吐蕃缺鐵,便通過互市從大唐走私,缺人,便征伐西域掠奪人口,又開了新馬政,達布芒讚更是年近四十仍未娶妻,此等臥薪嚐膽眼光長遠的人物,能將吐蕃大唐國力逆轉,是必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