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宰相都若有所思,盧何撫須的手停了下來:“既然如此,吐蕃要麼繼續盤踞涼州,明年南下,要麼同意朝廷議和的條件,主動撤兵,為什麼不多生產一些,等到明年與吐蕃正麵作戰時再拿出來?此時暴露了,日後吐蕃會不會有防範?”

不愧是老油條,一眼就提出了更好的解決辦法。

李子卿冷冷的看向了盧何,果然這家夥能和太後混成一對,還真是王八看綠豆對上眼了。

她正想出聲反對,溫言先一步開口了:“眼下既然有了這種機會,為什麼要等到明年?眼下涼州正在吐蕃馬蹄下苦苦掙紮,早一秒讓吐蕃退兵,就早一秒收複涼州,盧中書怎麼能隻顧下次戰爭,而不顧眼前正受難的百姓?”

一旁的宗明哲已經沉默了許久,此時也冷笑道:“可能盧中書久居中樞,早就忘了涼州是個什麼樣子了。”

這帶著刺的話讓盧何有些惱怒,但看著宗明哲如今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樣,也懶得和他爭論,隻是向太後拱手道:“正如太後所說,此物關係大唐國運,要用在刀刃上,此時冒險派兵入草原,或許能夠逼迫吐蕃撤兵,但比起等此物多生產一些後正麵大敗吐蕃,收益還是有所不及的。”

太後微微點頭,仿佛認同了盧何的說法。

李子卿秀眉的眉毛豎起:“治國理政,豈能隻看收益?難道就不管民心了?難道盧中書對大唐這麼點信心都沒有嗎?寧願讓涼州多受半年苦難,也不願意讓大唐早點收複涼州?半年時間,大唐足夠讓吐蕃再也不敢犯邊了!”

主戰的溫言對李子卿這番話深表讚同,盧何看向李子卿:“明珠殿下是不是忘了,治國不能豪賭?若是草原奇兵敗了,激怒吐蕃,吐蕃不顧一切南下又如何?”

李子卿心中的怒氣值已經快滿了,她想要怒吼,想要咆哮,但最後隻感覺深深的疲憊:“此物是本宮研究出來的,本宮對其有信心,此次出兵草原,必然能大勝而回。”

盧何也冷笑了一聲:“殿下何曾懂過軍事?本官承認,殿下研製出的此物,可以讓大唐從此安穩,但凡事都應該有一個過程,眼下正是大唐該蟄伏的時候,為什麼要貿然出兵?”

簡直是為反對而反對,把慫字演到了極致。

“夠了!”溫言看不下去了,“盧中書,治國不是買賣,涼州也是大唐國境,涼州百姓也是大唐子民,隻為了涼州,這個險就值得冒!”

“本官也是為了大唐著想,”盧何絲毫不掩飾自己的怒意,“一切還請太後定奪。”

他有信心,太後一定會求穩,他是最了解太後的人之一,太後和他的想法,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果然,太後幽幽一歎:“的確,若是下一次國戰之時用上此物,要比現在出兵草原收益大得多...”

那一歎仿佛放棄了涼州的數十萬百姓,也仿佛是放棄了李子卿。

搞了半天盧何和太後還是那樣的生意人,一碼歸一碼,你獻了馬蹄鐵,獻了天雷,該賞就賞,可該你和的親,你也一樣跑不掉。

一切都是為了大唐,說的冠冕堂皇,隻是為了收益更大些,隻是為了更穩妥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