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難行,又有夜雨,兩天的行軍下來,整個騎軍都有些頹唐。

李易沒有戴頭盔,而是督促著親衛們查看著馬車內天雷的情況,要知道人死了這批天雷都不能出事,這次打吐蕃可就全指望這堆天雷了。

一共九百二十二枚,裝備下去也隻夠武裝個親衛隊,還好這東西從來沒出現過,吐蕃人也不會對其有什麼防備,不用來攻堅隻用來摧毀敵人防線應該是夠了。

一縷頭發垂落在李易眼前,李易沒顧得上去把頭發紮緊,他看向探路回來的魏老三:“怎麼樣,出口還有多遠?”

“將軍,”魏老三抱拳行了軍禮,“再行半日,就出岷山了,隻是雨後平原水泡可能會擴散,最好...最好還是等天晴再走。”

既然入了李易的戰鬥序列,魏老三便已經是這批騎軍一員,見了李易自然要喊將軍。李易思考片刻,還是堅定的搖了搖頭:“不能拖,雨後平原確實不適宜戰馬奔跑,但不能在山裏多耽擱,一定要盡快出山,盡量探清平原的情況,若是沒有發現吐蕃哨騎,立刻回報!”

“是!”

魏老三抱拳後再次去前方探路,李易抹了把臉上的雨水,繼續開始研究地圖。

打仗不僅是打軍力,更多時候也是在打情報,李易無比慶幸自己去了趟鄴城,不僅得到了二十個對草原極其熟悉的斥候,還拿到了比岷山衛長官那兒更詳盡的地圖。

此刻地圖上已經畫了一條歪歪扭扭的線,越過了連綿千裏的岷山和原始叢林,盡頭就是黃河和金川中間的那一片平原。

李易的手指指向了旁邊的一個小點,重重的點了下去:

“絲棉部。”

......

雨水順著盔甲流下,士兵們紛紛將能避雨的地方留給戰馬,自己則是任由雨水打在身上。

大唐戰馬少,真的很少,每年除了得給長安送上一批,剩下的戰馬得由西北兩個方向的邊境瓜分,一層層下來,到了騎兵手裏的馬都算不上神駿,而且數量簡直少得可憐。

不過就算不神駿又怎麼樣?對於騎兵而言,馬就是自己的老婆,不對,呸,老婆何德何能能和馬比?對於騎兵來說,馬就是全部!沒了武器的步兵還能叫步兵,沒了馬的騎兵呢?狗都不如。

所以每一個大唐騎兵對自己的馬都極其珍惜,自己餓兩天都沒事,但馬一定不能餓,自己淋雨也沒事,馬能有個地方躲就好。

向二是個地道的唐人,也是個地道的大唐騎兵,他從行囊裏拿出快鹽餅,讓自己躲在樹下的馬小心的舔著,任由雨水打在他年輕的臉上。

有同袍過來也想要點鹽餅,向二卻隻說了句滾。

他每個月的軍餉都砸在了自己戰馬的夥食上麵,你們這幫王八蛋每個月發了軍餉就去窯子,現在跑來找老子要?你們怎麼不去死?

向二感受著自己的戰馬舌尖的粗糙觸感,感受著冰冷的雨裏戰馬的呼吸帶來的熱度,他開心的笑了。

對於一個從小從軍的少年來說,有什麼是比一匹馬一直陪著自己更開心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