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山騎兵軍陣衝擊的是部落的左翼位置,運氣不算太好,部落的大門沒在這邊。

大概是這片地靠近大唐的原因,絲棉部落雖然沒有設置拒馬等物,但也起了些圍欄,此刻正橫亙在軍陣衝鋒的路上。

不得不說大唐騎兵衝擊的時間選的真的很巧妙,首先此刻太陽已經下山,月光還沒出來,已經有些昏暗的光線讓絲棉部落的守衛很晚才發現衝到眼前的軍陣,之前的巨大聲響不是讓他們沒有警惕,但任誰也沒想到遠離岷山出口的此地居然會出現這麼多的大唐騎兵。

其次是現在正好處於部落準備遷徙的時候,秋高奇爽,草原上的草已經長的很肥了,部落需要趕著牛羊遷徙過冬,外圍用來防禦的一些東西已經被收了起來,不然大唐騎軍軍陣麵臨的可不就是這麼簡單的圍欄了。

作為岷山附近最大的部落,絲棉部在響應吐蕃王號召出兵後依然留有數千人,部落中的青壯本身就是負責警戒的,聽到了南方傳來的連綿馬蹄聲,紛紛從部落各個方向聚攏過來,在視野裏出現大唐騎兵後,立馬就有人出麵平息了騷亂,開始組織起應急的抵抗陣地,打起火光,借助圍欄,取出弓箭開始朝著衝鋒過來的大唐騎兵射擊。

衝在前方的親衛們聽見了朱重八的呼喊,一個個熟稔的拿出火折子,再從腰間拿出天雷,點燃後先等引線燃了一會兒,才用盡臂力扔向部落的圍欄,以達到落地瞬爆的效果,隻聽見轟轟幾聲巨響,本來已經被吸引過來的部落人群瞬間遭受了重創。

幾十顆手雷在圍欄附近爆開,地動山搖,從未見過這種武器的吐蕃人一瞬間就陷入了巨大的慌亂,衝在前方的朱重八用手中大戟狠狠的削去了兩個人的腦袋,座下大馬一個急躍,便躍過了隻能用來防範野狼的圍欄。

慘叫聲謾罵聲不絕於耳,朱重八勒住馬韁,打量下周圍環境,隻見一座座帳篷綿延開去,除去一些用來收攏牛羊的欄子,此刻大部分帳子裏走陸陸續續走出些吐蕃人來,朱重八認準一個方向,一馬當先繼續發起了衝鋒:“扔天雷,放火!”

此時後方的騎軍軍陣也到了,烏雲籠罩住絲棉部落,一個個臉色猙獰的大唐騎兵開始沿著親衛隊用天雷開辟出的道路向著部落裏麵突進,見人就砍,隻是倉促組織起反抗的吐蕃人已經被天雷完全摧毀了陣型,此刻再被軍陣一衝,整個絲棉部落都亂了起來。

身處中軍的李易見此場景,心知計劃已經成功了一半,隻要讓騎軍突入部落,絲棉部就不能在組織起像樣的反抗了,接下來要考慮的隻是戰損問題。

他下了軍令:“後軍散開,沿著圍欄開始包圍,不能放一個人跑掉,順便接應衝出來的騎兵!”

......

另一邊,在聽見了不斷傳來的劇烈爆炸聲後,身處絲棉部落右翼的蘭州騎兵也開始發起了衝鋒。

向二很湊巧就是重新被整編在大臉校尉手下,他緊了緊手中的長矛,再檢查了一下別在腰間的短刀和弓箭,安撫了下戰馬,靜靜的等待著代表著衝鋒的號角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