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3章 第【393】章 改造火星(中)四千字(1 / 3)

五艘飛船浩浩蕩蕩駛向了遙遠的火星,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改造任務已經開始。

人類這次要改造的不是一座城市,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顆星球。如果火星改造成功,那麼將會為人類積下寶貴的經驗,日後改造其它星球,也有了模板,人類隻需要克隆改造火星的技術就行。

這是一次隻能成功,不能失敗的任務。

當然,要改造火星並非一兩年就能完成的,這需要全人類的意誌,這需要數百萬億人民幣資金的支持,這需要十年甚至更長的耐心,才能完成改造火星的任務。

五艘代表全人類的飛船以每小時160萬公裏的速度向著火星飛去。

艦隊飛行了約有35個小時左右,抵達了赤紅色的火星。遠遠的看上去,火星就像一顆生鏽的大鐵球。

艦隊在距離火星三千公裏時減慢了速度,火星稀薄的大氣對飛船有一些影響,必須小心。

半小時後,艦隊在高陽的領航下,從容降落火星的南極冠,眼前是個冰雪茫茫的世界。

一萬個液態機器人排列成隊,這隻金屬隊伍浩浩蕩蕩的從飛船中走了出來。

一百個直徑達到15米的巨大金屬球滾了出來。金屬球滾出來後,自動彈開,金屬球裂開,一群群隻有黃豆大小的智能機器昆蟲飛了出來。每一個金屬球中,藏有5000個智能機器昆蟲。

50萬個智能機器昆蟲飛行在天空中,遮天蓋地,火星上麵沒有風,這些昆蟲根本不會受到風力的影響。

五艘飛船巨大的甲板放下,百米大小的艙門打開後。高陽給所有的智能機器昆蟲下達了命令。這些機器昆蟲飛向了飛船的貨艙。一個個足有足球大小的圓形金屬被昆蟲們給提了起來。

這些金屬球就是封閉性的核聚變炸彈,每個重約8公斤。這些核聚變炸彈采用最先進的信號引爆裝置,隻要高陽像發短信一樣給這一千萬個核聚變炸彈下達起爆命令,它們就會同時引爆。

每隻納米智能機器昆蟲的體重不過隻有2克左右,它們能夠抓起的物體重量不過3公斤,但由於火星的引力隻有地球的四分之一,這些微型納米機器人可以從容提起12公斤的物體。

50萬個微型納米智能機器昆蟲將50萬枚核聚變炸彈帶了出來後。高陽又對著那萬名大型液態機器人下達了命令。

萬名大型液態機器人開始隨著微型納米智能機器人開始在冰川上麵安裝炸彈。

大型液態機器人右臂化成激光鑽頭,隻要是冰川上麵射了一下,一個直徑達到50厘米的圓柱型窟窿出現在冰川上,深度達到了50米。那些微型納米機器昆蟲對準那些窟窿,直接將核聚變炸彈丟了進去。

大型液態智能機器人,利用激光、粒子光束,不停的在冰川上鑽出幾十米深的坑,而那些微小的納米機器昆蟲,就像數蘿卜下坑一樣,直接將核聚變炸彈丟了進去。

兩種機器人不停的在冰川上麵忙碌,它們的速度和效率非常高,要不了幾天,它們就能將千萬枚核聚變炸彈完全埋入火星的冰川之中。

高陽也沒有閑著,他將監控機器人安裝核聚變炸彈的任務交給炎黃,由炎黃遠程遙控指揮機器人,給機器人下達命令。

高陽則與飛船中5200名科學家忙碌著調試起爆裝置,為了確保所有的核聚變炸彈能夠同時起爆,高陽還打算給火星上麵發射10枚納米衛星,這些納米衛星能夠給飛船提供強烈的信號,確保每枚核聚變炸彈上麵的量子通迅裝置,能夠在同時同分同秒之時接受信號,同時起爆。

三天之後,火星的南級冠已經被智能機器人安裝上了600萬枚核聚變炸彈。飛船也發射了10枚納米衛星,這些納米衛星在太空環繞著火星飛行,他們監控著火星每一寸土地,掃描著整個火星,為飛船提供了完美的信號。

南極冠已經安裝好了核聚變炸彈,飛船開始起航,飛向火星的北極。

依葫蘆畫瓢,1萬名大型液態機器人,50萬名納米智能機器昆蟲又開始忙碌著給火星北極冠的冰川安裝上核聚變炸彈。

三天之後,餘下的400萬枚核聚變炸彈已經安裝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