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承包土地時花了特別多的錢,高價包下許多優質土地和連片土地。這些土地到手後的第一件事,請農業所的專業人員去檢測土地質量。
好一些的土地,當年種植糧食。差一些的養上一年再說。
在這個過程中,還興辦養殖廠、奶牛廠,真正讓食品公司變多元化。
前期很艱難,兩個字是填錢,食品公司好象無底洞一樣,吸收了標準演出公司差不多所有利潤。
食品公司原來領導曾多次提出建議,說企業不能這麼做。有人在跟李小丫建議失敗後,越過她跟揚鈴、跟柳文青彙報,可兩位老板的意見都是按照李小丫的命令去執行。從那以後,反對的聲音才少了許多。
反正有人願意賠錢,那我們就拭目以待。
對於這些幹部來說,公司賠錢,他們的收入會減少,自然不滿意。當然,工作也不是很忙,公司的運營重點從以前的采購、銷售,變成現在的保證產品質量。
公司原來有三個銷售部,分別輻射全國各地,改製後全部撤消,銷售員自定去留,留下來有幾個去處,一個是做采購業務員,一個是質量監督員,再就是普通工人。
公司改變經營策略,可生產線不能停,采購業務員成為食品公司尖兵,分赴省內各處原料基地進行采購。
采購是花錢,是大爺,按說應該比較簡單。事實是比做銷售員時累多了,每個采購人員都要對他們決定采購的物品做到了如指掌,任何一個數據都要十分了解。
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質量。
不要化肥作物,不要激素家畜,哪怕貴,哪怕量少,必須保證質量。
隻為了質量兩個字,從采購前、到產品入庫,其中是沒完沒了的抽查和檢測。正是因為食品公司不計成本的瘋狂采購,使得優質原料的價格一再上漲。
在這種前提下,公司賠了差不多兩年。
今年秋天,少部分作物成熟,也是跟合作夥伴多收購到許多優質原料,更是經過過去一年的鋪墊,公司終於出現利好情況,產品完全不愁賣!
公司能保證你購買到的每一袋食品都是安全食品,比如麵包,會列出麵粉、雞蛋等物料的產地信息,並附上質檢報告,再有製作工作及使用配料等,很詳細,跟藥品說明書一樣。
不單是詳細,還歡迎顧客進廠參觀製作流程……
總之一句話,讓顧客放心!
隻要是看到標準包裝袋,就知道絕對是好東西。
為避免假貨,公司隻能自營,在市裏搞幾個店鋪,當然也可以送進超市,可超市要進場費,標準公司就沒理這茬。
標準公司要的不是營業額,是品牌、是質量、是名聲。
在如今這個年代,有句話終於能用上,酒香不怕巷子深,隻要你的食物沒有問題,不管距離多遠,都會有人開車來買。
有條致富道路,去大山裏養雞。圈住一塊林子,把小雞散養,不喂飼料,在小雞食物不夠的時候,喂玉米粒,年根時出售,不用你拿著雞進市場吆喝,隻要稍微對外麵做下宣傳,很多人會開車進山,會到現場買活雞。
這樣產出的雞蛋,一個一塊多錢;這樣養大的雞,一隻能賣到一百五十塊錢以上。
隻是,其中過程特別累特別苦,你要防狐狸防蛇防鷹,還要防人偷,晚上必須住山上。每天要漫山遍野揀雞蛋。
真正的行家,一看到雞的模樣,就知道是不是吃飼料長大。他們不怕花高價,隻怕你東西不夠好。
這就是標準公司努力的目標,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裏,公司一直賠錢,也一直嚴抓質量關,公司有數個質檢部門,每道工序都要嚴格檢查。因為開的是底薪,卻又要嚴格認真工作,有很多人不願吃這個苦,辭職。
不過還好,標準食品公司總算闖出點兒小名頭,標準就是質量保證。
好東西不愁賣,領導們也想吃放心食品。今年年底,政府團購大宗物品,不計較價格,兩單生意下來,總算扭虧為盈,見點兒回頭錢。
可惜的是原材料不足,供不應求,今年隻能賺這麼點錢,再想多賺,沒了。
北城這邊也會這樣做,不為別的,起碼要保證公司員工吃到放心食物,所以要多成立個食品公司。
白路大略解釋一番,滿快樂說:“你真是不怕累。”
寶寶兩眼放光:“我支持你。”
滿快樂一看,趕忙說:“我也支持。”又衝寶寶說:“你個小浪蹄子,一會兒回去收拾你。”
白路問:“需要觀眾麼?”
盡管白大先生很想參觀兩位美女的鬥爭,可惜沒時間,總有人找他。先是鄭燕子被大狗領過來,找他談對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