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奴大兄弟真的是很閑,或者說很會找閑,當白路進入工作狀態後,基奴就在這條虛無的外景地街道亂轉,前麵有個小噴泉,也是新製作的道具背景。因為影片不需要噴水鏡頭,所以就是個空池子,根本沒有水管。
基奴走到這裏,硬是對著什麼都沒有的空池子看上好一會兒,然後再去看別的地方。
他的這種無聊簡直發揚到極點,哪裏像是一位超級巨星該有的行為?
不過,也正是因為他這種性格,才能在白路屁都不是的時候,兩人認識,算是成為朋友。
他在亂逛,達倫哪肯放過這個明星?在一組鏡頭結束後,問白路:“找基奴來客串個角色?”
白路笑道:“有這麼容易麼?”
想找大明星客串角色,說容易不容易,說不容易也容易。很多東西一扯上金錢、利益,就會變得很麻煩。
不過基奴明顯不是個會製造這種麻煩的人。達倫說:“我跟他不熟,你去說,肯定能答應。”
白路說:“我不說。”
達倫見說不通白路,對著孫佼佼開始做工作,反正一大通英語下來,孫佼佼跟白路說:“試下吧,剛有人說他對著假噴泉看了半小時,多無聊啊。”
白路說:“觀察他看了半小時假噴泉的那個人不是更無聊?”
孫佼佼說:“咱這樣,你得問問他願不願意客串,如果不願意,咱也不能強求不是?”
“不行。”白路還是不幹。
倒是那個墨西哥女孩跑出去找基奴,二十分鍾後跟基奴一起回來,笑著告訴達倫:“導演,你來說戲。”
基奴還真不在意這些事情,以前拍電影時認識個人,後來幾年沒聯係,再後來那家夥想拍電影,請他客串,基奴就去了,並主動幫助修改劇本,改著改著索性變身導演,幫助拉投資……多酷的事情!所以墨西哥女孩一說,那家夥琢磨琢磨,就過來了。
達倫很高興,另幾位主演也很高興,多個大明星等於多了一點票房的號召力。
相互認識後,達倫把白路和基奴叫到一起,客串的角色主要跟白路有交集,如果運氣好,半個下午能完工。
在這裏,多說一下白路的在影片故事中的地位,五個主要演員,他屬於最低層次的那一等。不論拳館二代,墨西哥女孩,還是那位好學生,都跟他沒有交集,即便碰麵也不說話。隻有主演提姆跟他關係不錯。
這個不是刻意孤僻出來的角色,是大美國的現實生活就這德行,種族歧視很嚴重,然後呢,華人自己也玩歧視。比如說美國出生的孩子會看不起一切外來華人,外來華人之中也有幾個層次。好象香港人看不起廣人,廣人瞧不上內地人一樣,也好象北上廣的人自帶主角光環,瞧不起其它城市的人一樣。有一種莫名的心理上的優越感。
比如說留學,去美國就感覺優越於其它國家,北清兩校出來的又優越於其它學校的學生。反正一層層推及下來,白路這個等級是最被人無視的。不光是老外瞧不上眼,同在國外的華人一樣瞧不上眼。
這裏麵還有個群體也是被人瞧不起的,那些出國鍍金的二代公子哥們,是有錢,卻不耽誤被人瞧不起。很多人背地裏也會說是不是貪官家庭什麼的。
白路在影片裏處於最低那個等級,跟提姆的交集就是幫忙打了次架,從此後,提姆開始找他說話。
現在多個基奴,原先的龍套角色肯定要修改,起碼多幾句台詞,多點戲份。達倫就拽著基奴、白路一起商議。
所謂更改,隻是增加原龍套角色的存在感,與劇情不衝突,甚至還要更突出一下華人青年的存在感,稍一商議,喊來副導演等工作人員,大家一起討論,下午進行拍攝。
幸好有個午飯時間,吃飯時也可以豐富角色,等下午開拍,基奴的角色已經很豐滿,隻是劇情需要,打扮的比較潦倒。
基奴真的是自由慣了,想做什麼就去做。從這點來說,跟白路很有些相近。等下午戲份結束,基奴跟白路打聲招呼,又跟達倫說一聲,然後就走了,劇組安排車送回市裏,據說去準備巡演的事情。
等基奴離開,白路跟孫佼佼說:“這位擱武俠書裏,那就是胡鐵花的存在。”
“胡鐵花是誰?”孫佼佼問道。
白路琢磨琢磨:“應該是楊逍。”
孫佼佼點頭:“有點兒意思。”
不去管基奴像哪位大俠,白路繼續拍戲,他要在半個月的時間裏完工,還要回國繼續拍戲。
《士兵》那出戲,跟《奮鬥》完全不是一回事。在《奮鬥》裏,他是配角,沒有他,主線還在。《士兵》不成,幾乎所有重要鏡頭都有他和明臣,缺少了他,劇組就得暫時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