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矛盾之處(1 / 2)

作為一個前世今生看過不少的“資深讀者”,當他看完了這個名為《黑川主》的故事時,有一種強烈的不和諧感。

契訶夫曾經說過,“如果你說第一幕中有把槍掛在牆上,那麼在第二幕或者第三幕中這把槍必須發射,不然就沒必要掛在那。”

在這個故事裏,良守就有類似的感覺。

當你提到了妖怪和人的關係,說到了“黑川主”是因為妻子被殺才選擇報複,難道不應該在這裏解釋解釋嗎?就算是以比較聖母的“啊,應該原諒”作為互相理解的結局,也不應該像這樣隻提到了一個開頭,然後就放著不管了。

良守自問,如果是成為了故事裏的那個“陰陽師”,他一定會選擇斬殺黑川主,畢竟從現代陰陽師的原則來說,已經對人類下手的妖怪是必須要被除掉的,這個故事裏的“陰陽師”明顯有些過於以“自我”了。

良守大概能夠猜測到他的心理,也許他認為這是一起比較私人化的事件,僅僅隻是人和妖怪之間的衝突,“黑川主”不會因為無緣無故的理由去攻擊其它人,所以可以放他離開。

可是……

難道故事的開端不是“黑川主”一家在偷吃“千手”的魚嗎?

又或者說,他真的能夠保證黑川主在做了這一次之後不會再犯嗎?

他放過了“黑川主”,那麼其它的妖怪呢?如果遇到其它的妖怪害了人,那麼又要不要殺掉了?是全部“聖母”地放過,還是“雙標”地殺掉呢?

一個創作作品的作家,不應該寫出這麼沒頭沒尾的劇情,如果說這是某一個長篇故事裏的一小節或許還可以說得過去,畢竟後續可能還有別的關於“黑川主”和這位“陰陽師”的故事,但是他粗略地往後翻了翻,下一個故事似乎並沒有和這個故事有所聯係,甚至於在那個故事裏,連這位作為主角的陰陽師都沒有出場。

等等……

良守忽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雖然故事沒有明確地說明發生的背景時代,但是從字裏行間的描述來看,不出意外的話,這應該是發生在百鬼夜行平安時期的事情。

那麼……

以那個時代陰陽師大多我行我素,就算是官方的陰陽寮對下屬陰陽師也極其缺乏約束力的狀態來看,這會不會並不是什麼被創作出來的“故事”,而是真的現實裏發生過的“日記”?

良守有點拿不準了。

作為一名陰陽師的他很清楚,不少在外人看來的神話故事,都市傳說,乃至是民俗研究,都是真實存在的。

隻不過在外人看來,那是“故事”罷了。

很多時候,“故事”,其實才是“真相”。

那麼,如果他以這是真相來看待呢?

既然是現實,那麼所謂的契訶夫原則自然也就不適用了,畢竟現實裏沒有一個“作者”來讓所有的事情聯係起來,很多時候,巧合就是巧合,一個東西出現,僅僅隻是因為它原本就在那裏,現實裏的“幹擾因素”遠比故事中的要多得多。

這樣繼續想下去,那個放走了“黑川主”的陰陽師,可能就是因為“我行我素”,他覺得對方沒有危害,於是就不會殺掉。

放在現實裏,雖然自己不讚同對方的行為,但是對方的做法也完全合乎“他的邏輯”。

但是,這麼想著,又會出現另一個問題。

故事最早的起因,是兩個月前漁夫與水獺的爭鬥。

如果那個時候“黑川主”已經擁有了“故事”中的能力,“漁夫”真的能夠成功趕走他嗎?

按照故事的描述,“黑川主”在妻子被殺前,似乎完全就是一隻“普通”的野獸,而按照綾子懷孕了六十天的說法來看,“黑川主”這隻水獺,幾乎就是在一夜之間擁有了強大的能力。

這可能嗎?

僅僅因為“複仇”,在一夜之間,從一隻普通的野獸,成為了實力不弱的“黑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