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板指(1 / 2)

夜風吹來,刮過湖麵之後吹到亭子之中,吹在人的身上相當涼爽——這對於夏日的人來說絕對是一大享受。

所有人都看向趙本華,但他卻沒有馬上就直接回答方明的話、沒有直接說出大家都關心的那個答案,而是說:“你們對扳指有什麼了解?”

扳指這樣的東西屬於收藏之中的雜項、小項,一般來說了解的人或者說精通的人不多。

扳指漢族就有,而且與滿族或者是MGZ的不一樣,一般來說漢族的扳指從側麵看是梯形的,即是一邊高一邊低,而滿族和MGZ的一般來說則是圓柱體,在滿語之中的發音則是“憨得憨”。

周雅芳點了點頭,說:“折指又叫‘班指’、‘搬指’、‘梆指’,最初的時候是古代拉弓射箭的時候戴在大拇指上的一種工具,主要的目的是用來保護大拇指不受傷,後來慢慢地就演變成一種裝飾品,從質地上來說有玉、木、持金等,曆代之中對扳指最情有獨鍾的就是清朝,而其中又以乾隆最為喜歡。”

滿族人的生活習俗是從半農耕半遊牧而來的,進關之後雖然說有了很大的改變,但還是保留著很多以前的習俗,其中扳指就是其中之一。

清太祖努爾哈赤自從統一了建州、葉赫等創立八旗君老謫巴東以來,就要求滿族八旗子弟自小到所屬旗下的弓箭房練習射箭,而射箭的時候就要佩戴扳指用來保護手,因此最初的八旗子弟無一不重視擢扳指。

入關之後,滿族人通常是用鹿骨來製作扳指,最初是呈現出黃色的,用得久了就會變成淺褐色,其中又以有眼的最珍貴。

趙本華看了一眼周雅芳,他倒是沒有想到她會說出這樣的一段慶來,之中可以看出她對於扳指至少是有了解的,現在玩古董收藏的人往往都把精力集中在瓷器、青銅器或者玉器上,扳指這種東西基本上很少人去關注。

一邊把玩著手裏的扳指,趙本華點了點頭,說:“清朝的很多位皇帝對扳指都是情有獨鍾,周小姐你說得一點也沒有錯,乾隆是最喜歡扳指的人。”

趙本華這話不是信口開河,如果去故宮博物院找出《乾隆大閱力》和《威弧射鹿圖》等畫,都可以證明這一點。其中,乾隆最喜歡的就是玉製的扳指,在《禦製詩文集》中隻可以看得出來這一點。

乾隆十七年,也就是1752年,乾隆得到了一枚玉製的扳指,質地溫潤而且做工相當的精致,他相當的高興,寫下了一首詩,把實用的象牙或者骨質扳指和玉白扳指做了比較,認為骨質這樣的扳指是“象骨徒傳古舊”,在,是玉扳指則是“恰似瓊琚”、“德美堪師”,後來,乾隆甚至作了五十多道詩來讚美玉扳指,從中可以看得出來他到底有多喜歡玉扳指了。

“趙老,既然這樣,那玉扳指是不是很值錢?”

莊傑好奇地問道,說話的時候瞄了一眼還拿在趙本華手裏的那一枚扳指,他在想自己是不是要把它買下來——他知道這一枚扳指肯定是真的,而且是有來曆的,要不趙本華是不會兜這樣大的圈子、說這麼多廢話。

“嗬!”

趙本華搖了搖頭,說:“扳指這東西,並不罕見,所以總的來說是不會太值錢的,除非是乾隆年間的禦用扳指。”

“我記得07年的時候,有一件估價在80萬的清代羊脂白玉扳指最後賣出了160多萬的價格,上麵正是刻有乾隆、禦用的字眼。同年,7件套的乾隆禦製翡翠和田玉扳指和一件禦製詩剔紅紫檀三魚朵梅海水紋蓋盒在蘇富比香港拍賣會上以近5000萬港元成交,買走的據說是一位亞洲的私人收藏家。”

錢放放手下手裏的兔毫盞,他雖然也小有身家,但也幹不出這種花幾千萬買一件古董的事情——當然,他是無比羨慕的。

“沒有錯,所以總的來說,扳指是不是值錢,取決於三個因素,第一當然是它的材質;第二就是是不是禦用的物品,上麵有沒有刻有禦製或者是禦題詩;第三則要看是不是一組的,如果是一組又完整無缺的,那價格自然就上去了。”

趙本華對扳指研究很深,對此自然是很清楚的。

抓了抓住自己的腦袋,方明不好意思地說:“趙老,這扳指到底值多少錢?”

聽到方明的話,趙本華笑罵了起來,說:“古董收藏不僅僅是赤裸裸的金錢,更重要的是它上麵承載著的文化與精神,現在讓你這樣一說,已經變得俗不可耐了。”

方明有一點不好意思,不過他並沒有覺得自己這樣的心態有什麼不妥:“趙老,你現在是衣食無憂了,我不一樣啊,我現在還窮得叮當響,還得靠這古董吃飯呢,所以不得不俗一點。”

趙本華愣住了,好一會之後才慢慢地說:“方明,你說得對,確實就是這樣,對於還有生活壓力的人來說賺錢才是最重要的,古董雖然高雅,但同樣是可以用來賺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