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 君臣知己 (二合一)(3 / 3)

“既然忠國公盛情相邀,那本閣部恭敬不如從命。”

“哈哈,請。”

忠國公石亨伸出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與聰明人說話就是輕鬆愉快。

就在沉憶辰跟石亨朝著宮外走去的時候,禮部尚書胡濙跟吏部尚書王直兩人並肩前行,隻是胡濙的臉色鐵青無比,很明顯心情不是很愉快。闌

….“大塚宰,皇長子到底是怎麼回事,你知道背後誰動的手嗎?”

胡濙身為六朝元老,人脈關係深度簡直誇張,宮中事情想要瞞過他不容易,特別是皇長子朱見濟病重不起,更是早早就傳到了他的耳中。

文官集團遵循禮法道統,不願意易儲讓皇長子朱見濟上位,禮部尚書胡濙便是反對者的中堅力量。畢竟從官銜就注定了胡濙的站位,身為禮部尚書他不可能帶頭違背嫡長子繼承製,否則將會動搖權勢根基。

但是反對歸反對,胡濙這種老狐狸是絕對不可能向皇長子下手。可問題現在朱見濟出事,那麼最大的嫌疑人就是自己,這就是為什麼在廢後一事上,哪怕殿外的言官清流群情激憤的反對,胡濙跟王直等一眾高官卻選擇息事寧人。

就在於胡濙已經意識到皇帝把猜忌放在自己身上,他不敢再廢後之事上繼續觸怒帝王,這才順從妥協了。

“大宗伯你這話什麼意思,皇長子之事我怎會知道?”

吏部尚書王直別看軟弱,當年還被王振整了一番做小伏低許久,但能坐上這個天官的位置並且坐穩了,本身就代表著一種本事。闌

他立馬就聽出了對方的弦外之音,趕忙把關係給撇的幹幹淨淨,危害皇子的罪行嚴重程度,同樣夠得上滿門抄斬了,絕對不能大意分毫。

看到王直的激烈反應,胡濙也意識到自己話語含有歧義,於是趕緊安撫道:“大塚宰誤會,本官怎會說與你有關係,隻是皇長子這病重的蹊蹺,萬一有個什麼三長兩短,陛下肯定會遷怒到咱們身上。”

“你說會不會有人想要借刀殺人?”

胡濙愈發的心神不寧,他總感覺有人編織了一個巨大的陰謀,等著自己等人跳進去。

可問題是他想來想去,用正常的邏輯去推算,確實嫌疑最大的就是自己等人。到底是誰有這個能力,以及有這個膽量,去謀害皇長子朱見濟呢?

“誣陷我們誰能獲利,陳循還是沉憶辰?”

按照誰獲利最大,誰就嫌疑最大的原則,第一目標自然是內閣首輔陳循。闌

陳循本來在內閣首輔之位威望資曆皆不足,靠著抱上了景泰帝朱祁玉的大腿,如今文官排位中僅次於王直跟胡濙,排在了第三的位置。

很明顯他想要位極人臣,成為真正的“元輔”,那麼必須把兩位六部尚書給踩在腳下。

“他們兩個應該都不是。”

胡濙搖了搖頭,陳循看似可能性最大,但實際上隻要順利完成易儲,按照目前他在皇帝心中的重要程度,幾乎可以拿到一個太子師的頭銜,成為儲君最為親近倚仗的老師。

為了一時的權勢,去冒著巨大風險放棄長遠利益,陳循會這麼愚蠢嗎?

至於沉憶辰,此子確實有這個能力跟膽量,不過恰恰在於此子以往行事太過於大膽,導致連皇帝都對他充滿了忌憚,使出各種製衡手段斷了他擁立其他儲君之路,隻能成為“孤臣”。

如果說陳循做這種事情,還能用愚蠢形容,沉憶辰去做的話簡直就是智商不正常,王直想的太簡單了。闌

就在兩位當朝重臣,思索著誰才是幕後黑手的時候,文華殿內走出的一名官員,卻用著陰鷙的眼神注視著他倆的背影。身居高位待的太久了,曾經的輔弼之臣,現在不過是畏首畏尾的老朽罷了。

大變來臨之際,就看誰更能抓住機會!

.

無限循環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您提供大神無限循環的我成了大明勳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