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夏天,我參加上海作協的網絡文學高研班。
幾堂課聽下來,讓我產生了一個想法,那就是要響應國家號召,寫一本現實題材的小說。
隻是寫作的方向很糾結,因為我一個辭職在家全職寫作十多年的作者,雖然寫作經驗豐富,但真的並不曾深挖現代都市的行業生活。
而現在的現實題材,講究的就是專業性和時代感,我該如何入手?
是的,俞文磊在本書結尾處的困惑,就是我當時的困惑。
這本書裏我寫到了很多,二十年來自己的感受。如果你看完了書,可能會理解我這句話。
然而,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轉念一想,我難道不能寫一個關於“寫作者”的現實題材小說嗎?
作為一個在2000年踏上網文寫作這條路的作者,作為一個在網文和實體出版兩條戰線都曾經奮鬥過的作者。勾勒21世紀網絡作者的全景圖,難道不該是我的責任嗎?
於是在當時在結業典禮的時候,我就說我已經決定了,要寫一部關於網絡作家的現實作品。
舍我其誰的樣子。
這就是,咱們這部書的由來。
然後,我確認了一下這個題材的情況。並不意外的發現,講述“寫作者”故事的作品相當的少。講述網絡作家生活的長篇小說,可能還沒有。
當年錢鍾書先生說過,如果你吃到一個雞蛋,覺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認識下蛋的母雞呢?
所以作者們或許並不認為,需要講述自己的故事。
我想了想,最近國家一直在鼓勵講述中國故事,講述人民的生活。作家也應該努力呈現自己的生活啊!
除了我們作家自己,誰能講述我們的寫作生活?
近年來,我們常把中國的網絡文學,去和日本的動漫產業相比較。
在日本講述漫畫家故事的有“爆漫王”和“重版出來”,在中國則並沒有講述“網絡作家”生活的作品。
而我一直覺得,寫作是一件很燃很熱血的事!值得為它奮鬥,值得書寫記錄。
天縱奇才除外,大多數人的一輩子,隻能為一件事奮鬥。而且即便如此,也是時不我待。
我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去做寫小說這件事。個人嚐試過懸疑、曆史、科幻、報告文學等多個類型,親眼見證過許多人一戰封神的奇跡,也親身見證過許多作者逐漸放棄的無奈。
我深深明白寫作這條路的艱辛,因此覺得寫出一部關於“作者”的作品是相當重要的。
在寫《一卷封神》之前,我想過好幾個切入作家生活的角度,有的是帶幻想的,有的是帶穿越的。
谘詢了一些朋友,雖然大家不確定現實題材能不能帶一點幻想,但那總歸是不純粹的。
所以我決定放棄那些挺“特別”的幻想元素,認認真真寫一個青年作者奮鬥的故事。
本書之所以叫“一卷封神”,並不是想以成敗論英雄。雖然現實社會本來就是殘酷的,但我的本意並非如此。
小說裏的主角是不是一定要贏?這其實不能算是個正常的問題。
在大多數的作品裏,小說裏的主角最終都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務的。
作為運動員會贏得比賽,即便沒有奪冠,也會在之前某場重要的比賽裏贏得自己的人生。
作為都市打工人會贏得項目,不論前頭遇到多少挫折,最終會達到目標。
作為科學家會攻克難關,不論頭十年如何挫折,最後作為一個故事的結尾,他總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