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五章 哀怨的簿姬(1 / 2)

剿滅異姓王,乃是劉邦的國策,隨著彭越遁世,對外宣布已經被剿滅之後,異姓王已經隻剩下了一位英布。

看到異姓王一個個被剿滅,實際上,英布也是慌得不行,但是呢,他誤讀了朝局,以為張靚現在已經邊緣化,已經說不上話了,所以,也並沒有來問計張靚。

而且,他也放不下手中的權利,明知事情不對,但也有僥幸心理,一直在那死撐。

彭越和英布乃是劉邦心頭最惦記的兩大異姓王,如今彭越遁世,讓劉邦長長地呼出了一口氣。

他也希望英布遁世,那樣,他的大漢王朝可就高枕無憂了。

但是,張靚告訴他:“淮南王念占權位,不願遁世,皇帝你看著辦吧!”

劉邦倒是也沒有第一時間就去針對英布,反而是開始大封劉家王爺,並且開始上心這太子人選。

劉邦挺風流的,而且也挺能生。

他一共有八個兒子,長子劉肥,乃是庶子,其母是劉邦的情人曹氏,而現太子,則是呂後所生的劉盈。

隻是呢,劉邦對太子很是不滿,總是說太子性格軟弱,不像是幹大事的人,所以,他想改立劉如意。

劉如意,也就是戚夫人的兒子。

實際上,一統天下之後,年輕貌美,擅長歌舞的戚夫人,就成了劉邦的心頭肉,兩人還是真愛。

再加上劉如意極為乖巧,跟劉邦的性格極為相似。

所以,劉邦就動了改立太子的心思。

當然,劉邦也知道呂後的勢力不小,呂太公招募的一班人,實際上就是劉邦起兵的重要班底,這班人,大多是支持呂後的,也就是不會輕易同意劉邦改立太子。

劉邦是什麼人,早早地就動了心思。

在剿滅異姓王的同時,他就開始大封劉姓王。

通過封王,拉進太子和其他兒子之間的差距,然後,在合適的時候,再來改立太子。

劉邦的八個兒子之中,排行老二,嫡子劉盈乃大漢太子。

庶長子劉肥封為齊王。

劉如意封為趙王。

劉恒封為代王。

梁王劉恢。

淮陽王劉友。

淮南王劉長。

燕王劉建。

這些異姓王之中,代王劉恒的封地最是邊遠貧瘠,最是不起眼。

話說,要不是劉邦大封劉姓王爺,說不定他還想不起劉恒,想不起薄姬。

實際上,劉邦的八個兒子,其他兒子的母親,都已經被封為了夫人,隻有薄姬,依然還是姬位,地位極為卑微。

劉恒也因此養成了小心翼翼,戰戰兢兢,謹慎無比的性格。

劉邦封了幾個兒子王位之後,薄姬也是心有幽怨,但是,卻又不敢對人傾訴,隻能默默地忍受。

恰好,張靚這段時間也隱居在家,並沒有怎麼參與朝政。

於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劉恒就巧遇張靚。

這位小王爺極為地謹慎小心,在張靚麵前表現得唯唯諾諾,不敢多言。

張靚倒是沒有表現出太多的異常,隻是乘機指導了一下劉恒的功課,然後順理成章地拜訪了薄姬。

薄姬在洛陽城內並不受重視。

劉恒也是過得極為清苦。

張靚乃是大漢王朝鼎鼎大名的軍師,是萬戶侯的存在,張靚來訪,薄姬自然是不敢怠慢,在代王府內,接見張靚之時,姿態也是極低。

此時的薄姬,依然風韻猶存,看得出來,年輕的時候,她也是美人一枚,要不然,劉邦也不會寵幸於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