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後會不會改劉王?
答案是會。
而且,曆史的走向,亦是如此。
漢高祖之後,就會進入漢高後年代。
呂後必然會把持朝政。
而且,呂後在政期間,也必然會重用呂家之人,呂家的權勢一時達到頂峰。
張靚知道曆史的走向,是故並不驚訝。
沒想到,劉邦竟然也有如此判斷,張靚不由對劉邦的政治智慧刮目相看。
不愧是大漢的開國之君,很多問題都看得無比清楚。
劉邦之所以要改立太子,一方麵,固然是劉如意比劉盈更像是太子,更如他的意。
另一方麵,還是因為呂後太強勢,劉邦以為,日後呂後當權了,這大漢天下,不姓劉而姓呂了。
隻是,後麵這個原因,劉邦輕易不對人說起,一直藏在心間,如今改立太子無望,劉邦心中不解,這才特意找自己前來傾訴。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算是交心了。
給劉邦滿山一鼎酒,張靚點頭說道:“嗯,陛下不愧是陛下,看問題一針見血,陛下有此防範之心,卻是必然,太子軟弱,呂後必然當權,此乃大勢,不可逆,如若陛下強行逆轉,怕是反而遭受到呂家的全力反撲,所以,改立太子,亦然不可取。”
劉邦點頭說道:“看來,子房也是看明白了,那麼,子房覺得,這大漢天下,日後還姓劉乎?或者,在子房心中,隻要這大漢天下乃是人族皇帝即可,姓什麼並不重要,是嗎?”
劉邦又猜中了張靚的心思。
張靚轉世重生之前,來自沒有皇帝的年代,還真不覺得一定要劉家人當天下,這天下乃是人族的天下,這天地的氣運,隻要還在人族即可。
當然,劉邦現在如此想法,卻也是多慮了。
大漢朝,就是劉家的天下,西漢東漢前後國祚四百年,這是不爭的事實。
而華夏人族,最終也被世界成為漢族,到了後世,漢族成為了華夏最大的民族。
漢族的由來,就是大漢王朝。
看看有些悲憤的劉邦,張靚舉起酒鼎,輕聲說道:“陛下可知,我曾經師劉恒。”
“劉恒?”劉邦微微一愣,然後皺眉說道:“代王?薄姬那兒子,他現在,不是已經去了封地嗎?他那封地,邊遠苦寒,有什麼用?”
張靚喝了一口酒,然後緩緩說道:“昔日,薄姬還是魏王豹的妃子之時,曾經讓許負給其相麵,許負見之,驚為天人,直言她乃天之的母親。”
劉邦正在飲酒,手握酒鼎,愣在了空中,半天沒回過神來,瞪大了雙眼,看著張靚。
張靚又是一笑,悠然說道:“那許負乃子房之師妹,我們都師從黃石公,她的特長就是相麵,不過,這天機難測,有的時候吧,她的預測,也是半真半假,難以讓人取信,不過,我覺得,她給薄姬的相麵,許是真的。”
劉邦喝了一鼎酒,有些鬱悶地說道:“劉恒那小子,我都沒見過幾麵,感覺有點膽小,他會是日後的皇帝?”
張靚感歎一聲:“代王可不膽小,那不過是他的偽裝而已,他個性謹慎,但看準的事,相當大膽,不然,你以為他為何要去代地?”
劉邦愣了下,然後詫異地說道:“是他要去代地的?難道不是薄姬的主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