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封天之說(1 / 3)

皇宮、養心殿。

自捕神離去之後,屋內便隻剩下了皇帝和諸葛正我兩個人。而此時兩個人都沒有說話,皇帝在審視諸葛正我,而諸葛正我回以微笑。

安靜的氛圍持續了一盞茶的時間,皇帝還是忍不住了。

“老師,這‘天變’出現之後,對朝廷,究竟有什麼影響?”

整個皇宮,整個朝廷,能夠讓皇帝相信的人很少,諸葛正我在這極少數的人中,也是名列前茅,深得皇帝信任的。

諸葛正我道:“陛下,國師在這個事情上,是如何說的?”

皇帝想了一下,道:“國師隻是說之後的事情和他沒有關係了,至於接下來會有什麼變化,他也沒有說。當時我忙於回奉天殿處理雪災救援事宜,便沒有在欽天監待太長時間。畢竟這天地再怎麼變化,也是之後的事情。如今雪災蔓延京城方圓千裏,若此時不救災,怕是會生暴亂啊!”

居安思危,是一個皇帝該有的想法。

中原地大物博,朝廷富有四海,這些話一點也不假,可是這並不意味著朝廷就有如此多的人力和物力來應對這個雪災。

朝廷管轄的地區太大,如官員的俸祿,邊防軍隊的餉銀,再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花費,這每一天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朝廷是有錢,可花銷也多。

雪災一起,每天出去的銀兩和糧食簡直是如流水一般,每每想到此處,皇帝就頭疼不已。

“陛下可知,在本朝開國之前,這天下是何種情況?”諸葛正我沒有順著皇帝的話說下去,反而說了一句看起來毫無瓜葛的話。

本朝開國之前?

皇帝想了想,最後搖搖頭。

“說起來不怕老師笑話,我學的最多的便是太祖隨筆和永樂大典,除此之外便是四書五經、詩詞歌賦等等,對於前朝的事情,也僅僅是了解一些。隻知道當時異族當權,太祖起於微末,組建義軍,推翻暴元,建立本朝,這些記載老師也看過才是。”

諸葛正我寬慰道:“陛下,臣要說的是當時的江湖。”

皇帝皺眉,“江湖,關於這個,我不太清楚。老師也知道,我從小學的是如何治理天下,連武功也隻是略懂一些。現如今的江湖是什麼情況我都不知道,更別說百年前暴元統治時期的江湖情況了。”

諸葛正我道:“根據臣師祖手劄記載,暴元之時,先天境界多不勝數,而在先天宗師境界之上,又有幾重小境界,在這些境界修煉到頂峰,可比神仙下凡,一人可擋十萬軍。而本朝開國之後,先天境界被朝廷和各大門派把持,臣為求先天之密,所以才加入朝廷。”

“幸得先皇不棄,臣被封為‘六五神候’,同時建立神侯府,為朝廷效力。”

聽到這些話,皇帝隻是微微頷首,並沒有太大的表情變化。

“老師在成為我的老師之前,父皇曾經告訴過你的情況。父皇當時曾說,老師之才,不下於劉伯溫、李善長,若入朝廷,可為宰輔。”

諸葛正我道:“臣當時也對先皇說過,朝廷並不缺少治國之才。三年一屆科舉,天下士子如過江之鯽,盡入朝廷甕中。相比之下,朝廷對於江湖人士的治理,倒是差的太多。所以臣組建神侯府,以追命、冷血、鐵手、無情四人成為名捕,緝拿朝廷要犯,協助六扇門治理江湖。”

皇帝點頭,“近些年天下安穩,各江洋大盜不再出現,江湖門派也是循規蹈矩,這都是老師的功勞!

諸葛正我連連搖頭,“陛下此言差矣!”

“神侯府僅僅是我和劣徒五人,天下之大,僅僅是我五人,又如何管得過來。這些年天下太平,大都是六扇門各地區捕快處理的結果。”

見諸葛正我如此堅持,皇帝也不在繼續糾結這個問題。

“老師,你的意思是說,這天下以後會出現很多先天高手,對嗎?”

諸葛正我點點頭,隨後歎息一聲。

“哎……”

“雖然很不想這樣,可事實就是如此!”

“在臣的感知中,這天就像是被揭開了一角,洶湧而來的天地靈氣,正不斷的從那個角裏往外流,按照這個速度,十年之後,江湖上的先天高手會比現在多出三倍,二十年之後,會是十倍。”

如果一流高手的破壞力是1,那先天高手的破壞力便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