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幼度返回了府衙正堂,接見了歐陽回。
歐陽回一直跟著毋昭裔治理蜀地。
正值春耕,毋昭裔、歐陽回已經廢除牡丹花抵稅的製度,將巴蜀種糧植桑的舊習恢複,鼓勵山民耕作。
他們並沒有用什麼高明的政策來襯托自己的能耐,讓百姓麵對完全不懂的政策製度,而是務實地以舊製讓百姓盡快的恢複生產,獲得的效果非常明顯。
毋昭裔、歐陽回在蜀地的一係列手段,恰好證明了舊的未必就是壞的。
時代需要創新,但不能盲目創新。
羅幼度很滿意毋昭裔、歐陽回的表現,所以打算重用歐陽回,打算讓他負責建昌府的行政事務。
歐陽回在蜀地擔任過禮部侍郎,有過與蜀地少數民族接觸交往的經驗,也與大理有過往來,懂得夷民需要什麼,如何讓他們歸心。
建昌府是連接茶馬古道與蜀中的要地,少不得與大理、吐蕃甚至與緬甸、天竺打交道。
歐陽回是一個很合適的人選。
將建昌府交給他,羅幼度是放心的。
不過關於東川郡的銅礦場方麵,羅幼度需要叮囑幾句。
東川郡的銅礦場是羅幼度為大理埋下的雷,必需要好好的處理。
“見過陛下!”
歐陽回神采飛揚,雙目炯炯有神,與幾個月前,可謂判若兩人,
在孟昶手中,他無所事事,便如蛀蟲一般,唯唯諾諾,苟全性命。
他做不到毋昭裔那樣,直接甩袖不幹。
他要養家糊口,得吃飯生活。再不如意,也得堅持。
但自羅幼度滅蜀之後,歐陽回找到了以往的激情,好似年輕了二十歲,幹什麼都有勁,往來於山林之間,與夷民接觸,毫不覺得疲累。
“愛卿免禮!”
羅幼度指著一旁的凳子讓他入座,說道:“想必愛卿已經得到消息了,朕準備提拔你為建昌刺史。你可有信心擔此重擔?”
歐陽回毫不猶豫:“有,臣決不辜負陛下信任。”
羅幼度道:“朕即用你,自是相信你的能力。讓你來並非為了建昌,而是為了東川郡。東川郡的情況,你想必有所了解。對於朕如此安排,你有什麼見解?”
歐陽回沉吟片刻,道:“陛下此舉是唯一可行之法。東川郡情況特殊,地形複雜。除非將石城郡一並拿下,不然不可能完全掌控東川郡。陛下以大理治東川郡,確實是妙手。不過臣下以為,至多維持五年,十年以後,將會崩潰。”
羅幼度眼中閃過一絲讚許,說道:“說下去!”
歐陽回道:“懾於陛下之威,楊家、高家,短期內不敢有別的想法的。可時間一長,陛下的心思將會在契丹或者西域,對於西南的威懾必定會下降。不出意外,他們會先動陛下給曠工的那一成利益。接下來就會動陛下餘下的四成利益……”
羅幼度問道:“你覺得他們有那個膽子?”
歐陽回毫不猶豫地道:“利益動人心,沒有什麼不敢的。楊高兩家固然敵對,可真到那個時候,他們會心照不宣的一並分食陛下手上的利益。兩人都貪,就不存在相互製衡了。”
羅幼度拍手道:“愛卿高見。朕會在之後下令,讓東川郡歸建昌管轄。對於東川郡,朕要你做到放權,任由楊、高兩家胡來。”
“陛下?”歐陽回意外的看著羅幼度。
羅幼度道:“朕給曠工的那一成利潤是為了收買人心,要東川郡的所有曠工都記得朕得好。他們要貪,讓他們貪,他們要心照不宣的分食東川郡也由他們。愛卿要做的是掌控證據,他們貪得越狠,朕出兵的借口就越足。朕從來不在乎什麼東川郡,朕要的是整個大理。現在不取是時候未到,時候一到,管他什麼段家、高家、楊家,都得乖乖聽話。”
歐陽回倒吸了口涼氣,明白了羅幼度的所謀,眼眸中閃過一絲興奮,這東川郡將會是大理滅亡的理由。
有雄主如此,焉能不效死力?
歐陽回熱血沸騰,高呼道:“臣明白了。”
------題外話------
謝書友超級橙子的五百賞,數字書友的百賞,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