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休哥想要站出來反駁,但他為人不太喜歡與人爭辯忍了下去。也知自己人微言輕,打著退朝之後,獨自勸說耶律海裏的想法。
但他剛生出此念,耳中就聽到了不同聲音傳來。「不可!」多個聲音同時發生。
耶律休哥尋聲望去,卻是高勳、韓匡美、韓德樞、康延壽四人。
無一例外,都是漢人。
高勳後晉北平王高信韜之子,高居秦王之尊,官拜南院樞密使。
韓匡美是韓知古第五子,魏國公,天雄軍節度使、行魏州大都督長史、上柱國、開府儀同三司。….韓德樞乃韓延徽之子,越國公,開府儀同三司、行侍中。康延壽是康默記之孫,千牛衛大將軍。
他們四人除了高勳以外,皆是輔佐耶律阿保機建立大遼的漢人功臣之後,是最早契丹化的漢人,代表著在契丹漢人的利益。
耶律海裏作為一個契丹人,還是部落的首領,即便一敗塗地,不過是回歸本心,過他們原來的生活。
可這些契丹化的漢人不一樣,他們勢力依舊是圍繞城池發展的。為了避嫌,他們刻意避開了臨潢府,主要核心位於中京大定府、東京遼陽府以及周邊城鎮。
現在放棄大定府,未來就得放棄遼陽,剩下一個隻有一個基本盤的臨潢府,又有什麼用?
故而不到萬不得已,以他們四人為首的契丹漢人集團不願意放棄大定府的。
高勳地位雖高,但卻是降將,言語誠懇說道:「陛下,大定府連通臨潢、遼陽,放棄大定府,等於放棄我大遼百年基業。臨潢府雖有天險可守,可道路不通,物資不豐。南朝甚至不用進攻,困都能將我等困死。」
韓匡美言辭就激烈得多,作為開國功勳之後,他早將自己視為契丹人,並不怕耶律海裏,厲聲道:「當年南京退了,西京也退了。現在中京還要退,是不是將東京、上京都退了。我契丹曆經數百年,才有今日。我等一退再退,未來有何顏麵去見列祖列宗?」
雙方各執一詞。
你一言,我一語的,但很明顯漢人集團口齒更加淩厲,人數也多一些,占據了上風。
耶律必攝給吵的頭昏腦漲,怒道:「夠了,這是廟堂,不是菜市口。是議事之處,不是你們口角之地,都退下冷靜一下,各自思量,明日再議。」
耶律必攝口說明日再議,但他哪裏等的了明日。
中原三麵合圍大定府,五支部隊齊攻他們的堡塢,攻勢尤為淩厲。
他不知道餘下的二十餘座堡塢能夠撐多久。
真等到堡塢全清以後,想撤都不太容易了。
思前想後,耶律必攝實在拿不出主意,想要找
一人商議,耶律屋質的身影出現腦海。
每當他猶疑的時候,耶律屋質都會給出附和他心意的計策……
接著是韓德讓,韓德讓與他一同長大,也是幫他策劃除掉
耶律璟的主謀,是他最信任的人……
想著兩人已經不在人世,眼角微微濕潤。
「你們都不在了,還有誰能替朕分憂解難?」
耶律必攝腦中出現了耶律休哥的身影,但想著他對上曹彬屢屢失手,折損了不少兵馬,不免暗道:「遜寧終究年少,還需多多曆練。」
「對了!」
他突然想到了趙匡義,他向來主意多,對自己意思,今日在朝會上卻一言不發,似有難言之隱,念及於此,他當即對外高喝:「來人,將趙匡義趙將軍請來。」
趙匡義在契丹的官職是左衛將軍,領地是武將的職位。
看著匆匆趕來的趙匡義,耶律必攝讓他高坐,以示器重,隨即迫不及待地道:「對於今日廟堂,將軍有何看法。」
趙匡義遲疑一二,似乎下了很大的決心,說道:「於越不在,現今廟堂之上,皆是自私自利,為自己考量之人。」
.
無言不信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您提供大神無言不信的問鼎十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