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二郎天生神力,體質超標是不假,但平衡能力近乎為零。
尤其是他身材太過高大,重心又高,學起騎馬來簡直就是折磨,經過這兩日的訓練,其他人雖然算不得得心應手,但至少騎馬奔跑沒什麼問題。
唯有張二郎,一上馬就摔,看的呂良都替他發愁。
“少爺,恕我直言,二郎兄弟恐怕根本不適合騎馬,要不……咱放棄吧!”
“放棄?”
呂良摸了摸下巴。
他對張二郎未來的定位,可是如同項羽,樊噲一般衝鋒陷陣的猛將。
一個將軍不會騎馬這不是扯嗎?
誠然張二郎的體質的確很牛批,甚至兩條腿能跑得過騎馬的,但現在在牛窪村還行,以後真要是長途行軍,體力消耗太大了,恐怕還沒碰見敵人就累癱了。
“難道他注定不能上戰場搏殺嗎?”
呂良眉頭緊皺。
英布搖搖頭。
“很難,他這種體型若是單打獨鬥的確驍勇,但戰場之上卻並不合適。”
“尤其是騎兵,馬背顛簸,身材太高根本坐不穩,更別說騎射了。”
“咦,等一下,隻要讓他坐穩不就行了。”
呂良突然想到什麼眼睛一亮。
“對啊,我怎麼把馬鞍和馬鐙給我忘了。”
“哈?馬鞍,馬鐙,那是啥?”
英布一臉好奇。
呂良卻是興奮無比。
要知道秦漢時期的馬匹隻有韁繩,根本沒有馬鞍和馬鐙。
騎馬是一件非常耗費體力的事情,正常人騎個半天絕對腰酸背痛,此時的騎兵雖然威風凜凜,但訓練難度極大,並且根本不適合長時間行軍。
古代不知道多少大將,因為馬背太過顛簸,結果下麵顛出了問題,搞的斷子絕孫。
馬鞍和馬鐙的發明,具有跨時代意義,不光讓騎士在馬背之上如履平地,方便射擊和戰鬥,更重要的是,利於行軍。
在加上馬蹄鐵,讓騎兵的機動性成倍增加,日行百裏都不成問題。
“大哥,你看,這就是馬鞍,馬鐙!”
呂良當即撿起一根棍子在地上畫了起來。
“你看啊,將馬鞍固定在戰馬背上,不光能減少顛簸,還能穩定身子。”
“至於馬鐙,讓騎士的雙腳有了著力點,同樣方便掌控方向,可以分擔臀部的壓力……阿巴……阿巴……”
呂良講述一番。
英布聽的目瞪狗呆。
“少爺……這……這是你想出來的?”
“嗯哼!”
“少爺真乃神人也!”
英布雙眼放光,他曾經親自參加過大秦的騎兵,並且跟匈奴作戰,十分清楚這套馬具的意義。
草原人天生擅長齊射,即便英布也不得不承認,在這方麵中原人的確比不過人家。
但若是有了這套騎具,就能瞬間彌補中原騎兵的劣勢。
毫不誇張的說,若是大秦騎兵有了這玩意兒,戰鬥力絕對成倍飆升,到時候還修什麼長城,直接一波打到匈奴老家都不是問題。
“少爺,此物幹係重大,決不能輕易外漏啊。”
“我明白!”
呂良點點頭。
“你先帶他們訓練弩箭吧,等改日我親自進城將這鞍具的配件給弄出來。”
“正好,我的火銃也該做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