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江德銘剛回到研究所,就被王老師給叫了過去。
“江,聽你幫第三軋鋼廠那邊改進了壓延機?”
江德銘聞言一愣,消息那麼快就傳過來了?
既然人家問起,江德銘自然是點頭承認,這本來就不是什麼丟人的事。
王老師拍了拍江德銘的肩膀,道:“幹的漂亮!這會三研那邊可牛不起來了!”
江德銘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隨即便想起前同事跟自己的一些話,各大研究室之間競爭還是滿激烈的,尤其是二研跟三研之間,因為就在隔壁,平時都有別苗頭的心思,看誰出的成績更多。
三研那邊因為這兩年出了不少成績,平時都是一副牛氣得不行的樣子,而二研這邊主要針對的是發動機方麵的,已經很久沒有出過成績。
江德銘昨的行為,可謂是幫二研好好的出了口氣。
畢竟軋鋼廠那邊事一向都是找他們的,平時也沒少幹維修的事,但江德銘隻是去那邊轉了圈,不然修好了機器,還改進了設備,人家隻是剛畢業過來報道的新人,嘖~
反正王老師一想到這事就樂,其餘人在見到江德銘的時候,也對他豎了個大拇指,憑著這個事情,江德銘輕而易舉的融入單位中。
大夥再有什麼事的時候,也開始願意給江德銘機會嚐試,而不是生怕他會搞砸。
江德銘在這也正式加入了發動機的研究過程,可惜今的簽到隻是給了他一包大米,並沒有獲得任何跟發動機相關的知識。
不過憑借著學校裏學來的東西,江德銘還是能提供出不少幫助的。
因為讀過這一部分的曆史資料,江德銘很清楚自己幹的活到底有多重要,他可不想因為自己這隻穿越者蝴蝶的翅膀一扇,反而將原本該出現的東西給推遲了。
在建國初期,有一項計劃對華夏的未來有著重大的影響,那就是‘兩彈一星’,這三樣東西但凡少一樣,又或者是出現的時間推遲,都會影響到華夏未來的發展。
兩彈已經相繼研究成功,而人造衛星的項目,也在今年五月初的時候被確認下來。
本來這個應該是負責航工程的七機部負責的,但一機部的第二研究室因為剛好是負責發動機方麵研究的,便也加入了研究隊伍,沒辦法,這個時候的華夏真的是一窮二白,缺少各種各樣的人才和工具。
正常的曆史,被命名為東方紅一號的衛星會在五年後成功送到太空中,距離現在隻有五年,在這短短的五年間,華夏那些偉大的科學家完成了從無到有,硬生生的完成這個艱難的任務,可謂是個奇跡。
在江德銘穿越前,全球擁有獨立發射衛星能力的,也不過才11個,其中還有兩個是繼承了毛熊的遺產。
江德銘做不到像學長陳鵬那樣,但能參與進火箭發動機的研發,也是一個榮譽。
火箭推進係統主要由一、二子級液體發動機及推進劑增壓輸送係統和三子級固體發動機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