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武昌府,其實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府城,另一部分則是朝廷官署所在的新城。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早有預見性,新城附近的荒地,全都被玉柱本人,趁著價格極低的時候,購買一空。
也就是說,新城附近方圓三十裏以內的荒野和湖泊,都是皇帝的個人私產。
這也就意味著,不管是誰,都不可能利用手中的特權,兼並或是侵吞新城周邊的土地。
若想買地建宅子,找誰都不管用,隻能找皇帝購買。
玉柱比誰都清楚,南都附近的土地,隻可能越來越值錢,而且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
除了必須找皇帝買地之外,在新城內蓋房子,都必須兩層以上。
也就是說,原本的四合院,不管你是幾進院子,都必須蓋成兩層樓以上。
為什麼這麼做呢?
因為,老北京的四合院,絕大部分都是一層的四合院,實在是太浪費土地資源了,不利於城市裏的集約化發展。
天朝的城市發展,有個鮮明的特點,即都城和省城,自帶吸取別城資源的權力優勢。
比如說,前明時期,真定巡撫駐於真定之時,真定府就比河間府繁榮得多。
進入新社會後,原本遠不如開封的鄭州,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因為權力的磁吸效應,把開封擠兌成了旅遊城市。
當然了,也有例外,比如說泉州和深圳。
為了提前解決將來的交通擁堵的痛點問題,玉柱提前規劃好了新城的道路。
新城的整體道路布局,呈密集的井字型。
通俗的說,除了十縱十橫的主幹道之外,城內的任意一條街道,都是四通八達的活胡同,完全可以充當疏通城市交通的毛細血管。
大家都想買地造房子,馬齊也不例外。
“稟皇上,臣想多買點地,以便把京裏的大家族,都安置過來。”馬齊彙報完了公事之後,主動向玉柱提出了購地的要求。
新都周邊的空地多的是,除了皇宮不能賣之外,別的地方都可以賣出。
玉柱也沒說話,徑直從文件筐裏,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購地章程,輕輕的推到了馬齊的眼前。
馬齊雙手捧起章程,仔細的看了一遍,有些驚訝的問玉柱:“皇上,何為房地產稅?”
玉柱抿唇一笑,說:“比如說,你需購地一百畝,那麼,除了購地的銀子之外,還需要每年交納一畝購地銀的稅,這個稅就叫作地產稅。”
見馬齊有些發懵,玉柱便詳細解釋說:“比如說,你現在買的地,隻要按時納了地產稅,永遠都歸你的富察家所有。不過嘛,你的孫子若是敗了家,想賣房子了,那就要按照當時的土地市價,交納一大筆增值稅和契稅了。”
馬齊聽懂了,若想在新都內買地建房子,第一代人自己住,完全沒有問題。若想通過巨大差價從中獲利,那麼對不起了,皇帝及其後代的繼承人,都要跟著從中獲取巨大的利益。
“與民爭利,就怕有損於皇上的聖德啊!”馬齊有心規勸玉柱,趕緊改邪歸正,不能走邪路。
玉柱笑了笑,說:“想買朕的地,就必須按照朕的要求來辦。又不是強製買賣,你也完全可以不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