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他,淪落成為一個免費的勞動力。
隻是這種事情,已經發生過了一次,哪裏還會再讓發生第二次。
心有餘悸的鬆了口氣,王小濤很快離開了古玩市場。
剛剛這麼一會逛的功夫,已經把整個古玩市場,都給逛了個差不多,再加上剛才與宋老頭的事情,以及大家夥猜測出的身份,繼續待下去,已經是沒有必要了。
和巴特派來的使者,約定碰麵的時間,是在明天,現在時間還早,閑暇無事的王小濤,就這麼在街上,閑逛著四處溜達了起來。
作為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哈密地區的建築風格,處處都透露出不同的氣息,再加上這邊的工業發展沒有那麼先進,環境倒是更為宜居。
相比較於那些大中型城市,但從居住的角度來講,毋庸置疑,這裏肯定是更適合居住的。
路過一家藏醫館的時候,王小濤看了一眼牌匾後,就再也無法收回,腳步本能反應的停了下來。
就這麼,靜靜的望著這家藏醫館的門頭上,那“章鬆醫館”幾個大字,陷入失神。
藏醫學,在九州也有很高的地位,是九州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中醫一樣,同樣有著久遠的傳承,時間跨度足足達到了兩千餘年。
公元七世紀,吐蕃王朝統一青藏高原後,開始了大量的學術引進,不僅引進了大量的佛學和宗教典籍,更引進了諸多的醫學等學術典籍,也正是此番大量的學術引進,讓藏醫學開始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為最終在世界醫學占據一些之地,奠定了基礎。
這些自公元七世紀,引進的學術典籍裏麵,最著名的當屬《藥診大典》,是當時比較完成的係統性醫學巨著,對於藏醫學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更是成為藏醫學的基石。
到了赤德祖讚的時候,唐中宗派金城公主進藏,將中醫帶入藏區,此舉使得中醫的理論和實踐,為藏醫提供了豐富的依據,使其更加的理論化和係統化。
不過藏醫在癌症方麵的認知,卻更早於中醫,古代著名的藏醫學大家宇妥·寧瑪雲丹貢布,所著作的《四部醫典》,就已經有了較為規範統一的分療法,
其中就包括了,調伏療法、除滅病灶療法和飲食無忌破瘤法。
除此之外,產生於吐蕃王朝的“三因學”,亦是藏醫學重要的理論核心之一,將古代藏文化的哲學思想,融入到了藏醫當中。
正是通過“三因學”,藏醫學早在一千三百年之前,就已經提出了母體內胎兒的發育,是靠臍帶提供營養的,而在這個時間,中醫此方麵的記載,依舊是空白的。
曆代藏王,對於藏醫學的發展,都是極為重視的,在藏區醫者的地位,遠高於普通人,使得藏區人們心中,對於醫生有著敬畏之心。
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藏醫的推廣,更是已經得到了,全世界的工人,在世界醫學家,都占據著很重要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