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無比沉重的心情,收拾好這些碎片後,王小濤開始在主墓室內,四處認真觀察了起來。
唐代的花瓷窯,在唐代就很少燒製,自古以來,物以稀為貴,所以從誕生之初,就注定了唐代花瓷窯高貴的出身。
即便是唐代,也就隻有那些真正的權貴,才能擁有花瓷窯。
封建王朝時期,每一個時代的墓葬,都有不同的時代特征,這裏但從墓葬的形製來看,典型的唐代墓葬。
倒是與在這裏,發現花瓷窯瓷器相吻合。
九州曆史上,有五個時期,是將疆省納入到了版圖。
最早是在漢武帝時期,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通過軍事與和平雙重手段,使得西域諸國逐漸臣服,之後到了漢宣帝時期,更是設立西域都護府。
《漢書.鄭吉傳》中曾這樣記載:“漢之號令班西域矣!”,至新莽時期,天下打亂,逐罷西域都護府,至東漢班超以三十六人平西域,再設西域都護府。
再往後便是魏晉時期,前秦時期,以及大唐滅突厥一統西域設西大都護府,然而大唐之後近一千年的時間內,西域再未受中原政權的統治。
直到公元一七五七年,經過康雍乾三代人一百多年的經營,才於乾隆帝在位時期,徹底評定準噶爾汗國,至此整個西域,徹底納入九州版圖。
也正是這一年,乾隆帝將西域命名為“疆省”,取“故土新歸”之意。
是唐代形製的墓,然後同時也發現了花瓷窯,另外還發現了龜馱碑,何況還是在這樣一個風水寶地的地方。
四者疊加在一起,這樣一座大墓的規模,毋庸置疑,至少也要是王小濤之前猜測中的那樣,是中原政權派來鎮守疆省這邊大人物的墓葬。
唐代的話,公元六三零年李靖滅東突厥,六四零年侯君集滅高昌,六五七年蘇定方滅西突厥,六七九年裴行儉平定西突厥判斷。
至此,整個西域的版圖,被徹底納入大唐,最西段更是達到了波斯和鹹海之濱。
試問這樣一個如此規格的墓葬,主墓室又怎麼可能不搞出假的主墓室來,而且相信還不止一個。
一番研究後,王小濤果然發現了問題,在這作假的主墓室裏麵,內藏玄機,其中有一處地方,是可以挖開的。
挖開之後,裏麵是一個規格更大的墓室,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古董文物,另外還有一口棺材。
本來王小濤還在尋思著,這裏會不會依舊是一個假的主墓室,但是一番研究後,已經可以肯定,這裏便是真正的主墓。
開棺之後,王小濤目光落在棺材內後,再也無法移動。
棺材是石棺,密密麻麻刻著的全是詩。
有:“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有:“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裏絕人煙,十日過沙磧,終朝風不休……”
還有:“脫鞍暫入酒家壚,送君萬裏西擊胡。功名祗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更有:“相送淚沾衣,天涯獨未歸。將軍初得罪,門客複何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