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隻能給幾十萬,人家要幾百萬,上千萬,雙方談不攏就算了。
當然,主要是對方咖位不夠大,如果是亮眼的角色,網友呼聲又高的,多花點錢袁華還是願意的,比如劉亦非,胡戈。
一月底。
“官方消息,武打團隊是香江的袁家班,武術指導是天下第一武指袁八爺,特效團隊也是香江的。”
武俠劇,武打是重中之重,武打好了就成功了一半,所以袁華特意花重金請了袁家班。
雪中悍刀行雖然是武俠片,實際是偏向玄幻,特效自然不能少,內地的特效公司有的一言難盡,所以他找的是香江的。
想想二十多年前,蜀山傳的特效能吊打現在市麵上百分之九十五的仙俠劇,就知道有多少人在擺爛了。
要知道,蜀山傳額可是九幾年的電影,現在的仙俠劇,武俠劇看不知道臉不臉紅。
要說特效差就算了,武打也拿不出手,挽劍花翻跟頭都不會。
人家劉亦非在拍神雕俠侶的時候才十七八歲,就能自己騎馬,舞劍,完成各種高難度動作。
現在的演員有幾個是騎真馬的?
別說騎馬了,稍微有個劈叉的鏡頭都要替身上陣。
所以這次在和演員簽合同的時候,袁華特意在合同裏標注,有武戲的提前半個月入組,沒武戲的提前一周。
能接受拍武打戲的就來,不能接受的別來。
二月,劇組的官方微博放出演員定妝照。
三月,正式舉辦開機發布會。
在會上,有記者問到這部戲一共投資多少錢,袁華說五個億。
其中演員片酬占了大頭。
工作人員中,武行,攝像,美術,燈光,道具,服裝,化妝,這些人加起來四百多個,一天的工資就超過二十萬。
這還不算群演的,有幾場戲需要上千會騎馬的群演,哪個不得開人家一天幾百塊。
特效也燒錢,隨著劇組開機,特效公司的人也入場了,他們比演員還忙,這部戲五個億的投資,有一個多億就是花在特效上。
“伏將紅甲動起來,拉威亞的注意配合,一,二,三,起!”
“謝老師可以上了,好,完美,倒掛的鏡頭替身上。”
“謝老師補個鏡頭。”
片場,劇組在拍攝大戰伏將紅甲鏡頭,其中也用到了替身演員。
袁華並不是不講道理的人,演員很少有全能的,短時間內想訓練成武打演員一樣專業不可能,有些動作他們是做不出來的。
對於那些做不出來的動作,他允許袁家班的替身上。
但能上的還是讓演員盡量克服困難自己上。
六月,劇組殺青。
一部雪中悍刀行拍了三個月,前後三十集內容,平均一個月拍十集,在電視劇領域算是很慢的了。
然而後期製作比起拍攝時間隻長不短。
在電視劇在做後期時袁華也沒閑著,拉著一幹主演錄主題曲。
天下潮!
這首歌並不是他寫的,而是幾年前就有的版本,版權被他買下來了。
s下一章要晚點,但十二點前肯定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