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天上地下,獨一無二的,秦小克
有人說數學與物理是絕配、化學與生物是CP,而化學與物理則是錯愛,但往往錯愛才會糾結複雜,對於參加化競的學生來說,倒數第二怕的就是這類錯愛題。
不幸的是,本屆化學國賽,第一道大題就是化學與物理的聯動題。
這題提出了一個名為“分子機器”的前沿科技,通過一係列的化學過程將條狀的分子DB穿入環狀的分子CBPQT的環中,要求出DB和CBPQT分子所帶的電荷數,還要求出還原產物的結構簡式,電荷和自由基,並要計算分子機器的理論工作效率。
這樣的交叉學科大題,不但涉及物理,還與物理的前對象數學有深刻關聯,哪一科學得差點的都隻能幹瞪眼。
現在整個考室裏,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就在痛苦地皺起了眉,但對於秦克來說,這樣的題目也就“有點意思、不會太無聊”的級別,他刷刷刷地拿起筆就寫,大概七分鍾左右就完成了這題的五個小問。
現在他的化學等級就是國賽級別的,並不像當初考奧數國賽時、數學等級已達IMO級別那樣,形成等級壓製優勢,不過他的數學太強,物理也很強,形成了一定的加成效果,使得他做起化學題來並沒什麼困難。
直到最後一道大題。
因為這是一道最能讓化競選手們聞風色變的,化、物、生的三科糾纏不清的“三角戀”難題。
麵對生物的歇斯底裏、化學左右逢源的渣男騷操作,以及物理這病嬌的組合,九成五以上的考生都得敗退。
生物最先氣呼呼地甩出催化酶,物理不甘示弱地祭出熱力學和壓強、氣液兩態的大招,化學一邊用摩爾氣化焓來安撫生物,一邊又以絕熱等熵過程來哄騙物理,使得這段病態的三角戀更加複雜糾結。
秦克沉思了一分多鍾,才果斷地設計了一個熱力學循環,利用克克方程求出了初態與終態的壓強,又以基爾霍夫定律搞定了初態溫度、壓強下的摩爾氣化焓,最後又以溫度-熵示意圖出繪製氣相和液相的變化,才算是搞定了這道最難的題目。
最終他花了差不多45分鍾,完成了化學的國賽全部理論題。
秦克舒了口氣。不容易啊,差點兒就沒能拿到滿分了。
理論題的難度讓秦克有些意外,所以第二天的化學實驗題他就更加認真與謹慎了。
國賽的化學實驗題為利用廢聚酯飲料瓶回收對苯二甲酸,需要盡可能地從實際工業生產的角度來設計一個合理的實驗方案,也就是用廢聚酯飲料瓶批量地、低成本又安全地製備出苯二甲酸(TPA)及乙二醇(EG),並對製得的產品用差減法測試苯二甲酸含量。
整個實驗時間,包括設計方案和記錄結果在內,隻有4.5個小時,可以延長半小時,但每延長6分鍾就要扣掉1分。
總分是40分,設計方案是否合理,實驗結果是否正確、數據記錄是否完整,實驗操作是否規範,都會影響到最終的得分。
因為實驗涉及到濃鹽酸、鋅、乙二醇、丙酮等不少有危險或者易燃易爆的化學物質,每五個考生就有一個監考老師巡視,盡量避免出現意外。
秦克穩打穩紮,沉著細致,完美地執行每一個步驟,最終在四個小時左右完成了整個實驗操作。
他不是最快完成實驗的,但絕對是發揮最穩定的。
監考老師顯然認出了秦克,最終給他豎了個大拇指,直接在成績一欄填上了40分,讓秦克放下心來。
化學、物理的國賽都有實驗環節,這些實驗環節都很容易因為小失誤而扣分的,秦克想達成滿分的目標完成係統那“學神就得橫掃一切理科競賽”的任務,絕不輕鬆。
幸好現在化學國賽有驚無險,順順利利地結束了,不出意外就能拿到滿分。
三天後就是物理國賽,同樣也是一天理論一天實驗,對於同時參加兩科國賽的學生來說,對於體能與精神都是一種考驗。
秦克離開實驗室後並沒走遠,而是在實驗樓外等著寧青筠。
實驗樓一共有三層,化學實驗室都是在三樓,秦克隻知道寧青筠是5號實驗室,具體哪間就不清楚了。
不過不要緊,實驗樓隻有一個出口,在這裏等著肯定能等到自己家小白菜。
看看天色,已是黃昏了。
因為場地與老師有限,實驗考試是分上下午的,他和寧青筠都抽到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