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這波拜師,真是賺翻了(1 / 2)

第373章 這波拜師,真是賺翻了

為什麼許多人擠破了頭,都想給院士當弟子?

第一,有院士站在你背後,基本上沒人敢惹你了,更不敢輕易對你的學術成果動歪心思,什麼強硬要求作通訊導師、加入二作三作之類的潛規則,可以在大學時期的學術生涯裏絕跡了。

第二,院士的人脈關係,會成為伱的隱形人脈,甚至在國內的學術圈裏,你才有資格角逐一些頂級的大獎——哦,除非你的學術成果牛得上天了,不給你大獎,整個社會都會噓聲一片的那種。

第三,除了學校的正規教育外,院士會給你單獨的指導,甚至會製訂你的培養計劃。

第四,可以接觸到很多尖端的前沿科技課題,還有機會參與進去。

第五……

第五條是啥,秦克還沒想到。

光是前麵這四條裏的任一條,就足以讓所有大學生都對“院士弟子”的身份趨之若鶩了。

不過秦克想拜薑為先老院士為師,與這前麵的三條都無關。

說句囂張的話,自從捐贈了青檸操作係統,秦克手機裏有了“楊伯伯”、“陳伯伯”的電話號碼,基本上就相當於有了護體金身,根本不怕有人敢打他學術成果的主意,何況他逢年過節都會發發問候短信,或者打個問候電話,與兩位伯伯也算是熟絡。

至於評獎之類需要人脈關係網?不提那兩位伯伯,秦克認識的學術界大佬也絕不會少,數學學會物理學會化學學會生物學會的會長,他都有電話還一起吃過飯。至於,學術成果他更是不缺,現在孿生素數猜想的證明隻是個開端,後續還有更多的成果等著他去采摘。

而培養計劃?有係統在手的他,更是從不擔心理論知識的學習問題。

他真正重視的是第四條,也就是參加頂尖科研項目的機會,那才是他興趣誌向所在。

何況,當了薑老院士的弟子,他與未來嶽父就是師兄弟,平輩論交了,想想也心情愉悅是不是?

當然,雖然薑老院士表態收下了秦克和寧青筠為弟子,也沒有一下子就給兩人參加科研項目的機會。

薑老院士取出一張書單交給兩人:“你們什麼時候看完學懂上麵這十七本書,然後通過我的考試,便可以來我的科研項目裏當實習生了。”

寧青筠接過,看了看上麵的書目,不由暗暗咋了咋舌,上麵隻有兩本是暑假裏秦克教過她的。

秦克也認真看了圈,前麵十二本包括《費曼物理學》《熱學》《力學》《電磁學》《光學》《基礎物理學實驗與原理》《量子力學》《流體力學》《電動力學》《固體物理》《廣義相對論》等,全是本科類的教材。

像是《費曼物理學》《熱學》《力學》《電磁學》《光學》這幾本,當初薑老院士就寄過給他。

其餘的七本,秦克的腦海裏也已有了係統傳輸的相關知識。

後麵五本《流體與等離子體天體物理》《核結構與核反應理論》《高等半導體物理》《超導物理》《實驗凝聚態物理選講》卻起碼是研究生級別的,反正秦克腦海裏、係統傳輸給他的本科知識裏並沒有,這些都需要秦克自己學習鑽研了。

秦克想了想問道:“薑老師,您剛才說的考試,是以怎樣的形式?考試的重點範圍呢?”

“考試範圍?就是這十七本書的知識,沒有劃重點,所有的知識點都是重點。”

秦克和寧青筠對視了一眼,院士的考試居然這麼任性。

“我對你們倆的期許很高,要求自然也會比別人嚴格。”薑為先臉色一整,肅然道:

“我不反對你們在通過我的考試前參與別的課題,或者你們自己搗鼓什麼課題,但既然你們選擇了物理這個方向,我希望你們能在兩年內通過我的考試,成為我的研究生,參與到我的課題中。”

“是!”

“此外,我再給你倆提一些建議,大一的課程和講座,你們都盡可能去聽,去接觸,增加知識的廣度,無論是化學生物建築機械、經史人文哲學,還是音樂繪畫雕刻藝術,你們都可以嚐試一二。萬法不離其宗,一切的文化科學,都有共通之處。如果以後你們不想僅僅局限於當一名科研工作者,而想成為一個開宗立派的學術大宗師,這些觸類旁通的知識,都會對你們很有幫助。”

秦克和寧青筠還真沒想過這方麵的問題,尤其是秦克,他對文科的興趣很有限,大一裏他原本就沒想再接觸文科,頂多在馬哲考試前突擊背背考試範圍然後去考試就算了,反正平時分什麼的,估計也沒哪個老師會給他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