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致寧青筠II(1 / 2)

第377章 致寧青筠II

秦克一直恪守著一個優良的品質,那就是——女朋友的心願,就是我的心願。

所以寧青筠說過想一直當秦克的第二名,秦克便琢磨著怎樣幫她實現心願。

秦克也喜歡與自己家小白菜一起做科研,不說兩人心有靈犀配合默契,普通人跟不上他的思維,而且兩人的優勢互補非常明顯。

秦克最擅長的是邏輯與計算,而寧青筠做事認真細心有耐性,寫作方麵更是得心應手,如果寧青筠的專業水平能提起來,對於秦克的幫助很大。

起碼在寫論文時,秦克就不用再糾結於除了核心論證外的文字內容了,往往後者才是秦克最頭疼最花時間的部分。

夜深了,江振傑、花滿亭、李向學三個室友都已睡著,四周恢複了黑暗與寂靜。秦克趴在宿舍的床上,仗著夜視的異能,將一個新的小本子攤開在床頭,用筆在扉頁寫上“小白菜培養計劃”七個字。是的,他要開始實現寧青筠的心願了。

秦克學得這麼快是因為有係統這個外掛,而寧青筠也有外掛,那就是秦克本身。

小本子上很快多了兩個詞:“數學”、“物理”。

現在寧青筠已學完了大一的“數學分析I”、“數學分析II”、“高等代數I”、“高等代數II”,以及“幾何學”這五本教科書裏的內容,而這個學期她通過到課室聽課,也將會學完“數學分析III”、“高等微積分I”、“抽象代數”等課程。

餘下的數學類重點知識,主要包括“複變函數”、“常微分方程”、“概率論”、“數學模型”、“拓撲學”、“微分幾何”、“實變函數”、“群與表示”、“泛函分析”、“偏微分方程”、“數論基礎”等等,後續這些,正常的數學係本科生要到大四才能全部學完。

但秦克對寧青筠有信心,尤其是這些天來據他觀察,寧青筠在大二數學課堂上的表現,已足以證明其理科天賦又有了新的突破,較之當初參加奧數國賽時的秦克有過之而無不及。

寧青筠如果將全部心思放到這些數學課程上,以她的天賦和努力程度,秦克能百分百保證,到這個學期結束,寧青筠就能掌握數學係本科生的全部專業知識點。

不過現在兩人已打算按照薑老院士的培養計劃,四麵開花,以擴寬自己的知識視野,自然不能這樣專精一門數學了。

而且秦克也沒想讓寧青筠像當初參加奧數國賽特訓時那麼辛苦——那時小白菜可是足足累得瘦了一圈。

所以這時秦克作為“金手指”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他將整個大學本科數學的知識體係在腦海裏過了一遍,然後不斷地去掉那些枝枝葉葉,隻保留最重要的枝幹、關鍵知識點。

又根據他目前研究的方向——也就是數論方向——將數論用得比較多、尤其是他獨創的“構造法”涉及到的代數幾何、微分幾何、常微分方程、泛函分析、數學模型、黎曼曲麵、微分流形、代數數論、黎曼/複/辛幾何等本科甚至是研究生的子學科進行了統合和豐富,相互交錯融合,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數論知識體係”。

較之“致寧青筠”高中奧數理論體係,這套為寧青筠專門量身打造的大學數學知識體係更複雜也更高效。

它的知識點囊括了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數論與數學方法的關鍵知識點,整體編排科學合理,知識點相互交融、層層遞進,龐雜而精細,完全可以稱之為“致寧青筠II”。

“致寧青筠II”工作量不少,從確定思路到編寫資料,秦克足足熬了幾個夜晚,才寫出了目錄和主要枝幹內容。

至於細節他沒寫出來,到時給寧青筠上課時再口述講解或者現場補充就行了。

“致寧青筠II”無法對外公布,因為它對理科天賦和數學基礎的要求非常高,除了長期接受秦克特訓,已熟悉了他思維方式的寧青筠,哪怕換任一個頂尖的數學天才來,也無法完全掌握這一套全新的“秦克致寧青筠的全新型大學數論知識培養體係”。

不過付出的辛勞是值得的。

秦克有信心,憑著這套“致寧青筠II”,哪怕隻是周一到周五每天兩小時,再加上周末兩天每天五個小時的學習時間,他都能在短短一個半月左右,將寧青筠提升為數論、尤其是素數方麵的數學高手,不會比專精這一塊的研究生遜色。

至於數學其餘子學科和枝枝葉葉的知識點,讓寧青筠在田教授的指導下學習,以及在相關課程的課堂上進行補完就行了。

這樣一來,最快十一月中旬,寧青筠就能在波利尼亞克猜想的證明課題上發揮作用了。

搞定了數學,就輪到兩人的專業——物理科目了。秦克的“小白菜物理培養計劃”相對輕鬆一些,因為有薑為先老院士的十七本指定教材為方向,寧青筠又已在暑假時跟秦克學完了兩本。餘下的十五本,秦克打算將每本教材的知識體係關鍵脈絡整理出來,然後教給寧青筠,之後寧青筠無論是自學、還是在課堂上學起來都會事半而功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