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國產EDA,在今天誕生了
九月,新學期開學,意味著大一的正式結束,新一個學年的正式開始。
秦克和寧青筠在大一下學期的各科期末考試中,依然以不可思議的全科目滿分,拿到了超過50個學分,4.0的平均績點更是傲視曆屆清木大學的學生們。
哪怕兩人在六月時參加科學突破獎的學術報告會,曾請假了近兩周,也沒影響到他們的平時分。
對於各個專業課、選修課的老師教授們來說,像秦克、寧青筠這樣早早就取得了逆天成就的學生卻依然能認真聽課、按時完成作業、認真參加考試並取得極佳的成績,足以成為學生們的楷模,誰會不長眼故意下絆子?
所以秦克和寧青筠取得這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成績也就不足為奇了。
大二上學期開學後,秦克與寧青筠商量過後,稍稍縮減了一些選修課,並不像大一時那樣把每天的課表排滿,騰出更多的自主科研時間,但依然是學生當中選修課程最多的。
本科畢業要求的學分是175,兩人現在已有110多個學分了,隻要再修夠60學分左右,就能光明正大地畢業了,當中還包括畢業論文的10個學分。
當然,秦克和寧青筠隨時能畢業,他們選擇繼續上課,已不隻是為了學分,而是真的想多學點東西,擴展自己的知識麵,讓自己在明年正式進入科研為主的半職業生涯積累更多的非專業知識,這也是老師薑為先對他們的期許。
大二開學後,秦克和寧青筠恢複上課、自習、科研課題三線並行的學習生活。
科研課題裏,EDA課題是最接近出成果的,兩人也幹勁十足,集中精力進行著最後的攻關,尤其是楊伯伯打電話來說過EDA已正式命名為“啟光”,以及聶老院士提出這個名字時對Q先生寄予的厚望,更是讓兩人備受鼓舞。
不隻是他們,許清岩帶著羅鍵為首的總工程師、技術人員,都廢寢忘食地投入到EDA項目中。
9月10日,正是教師節,兼著清木大學物理係教授一職的許清岩卻完全忘記了自己的教師身份,他正坐在會議室裏,看著大屏幕裏那鮮紅的“Q”字頭像,手掌不自覺地緊握住座椅的扶手。
不隻是他,總工程師羅鍵,EDA課題組裏其餘近百名工程師、技術人員全都坐在了會議室裏。
但會議室裏靜得可怕,所有人都下意識地放輕了呼吸,神色緊張中透著期盼,目光全都集中到大屏幕上的“Q”字頭像上。
“啟光EDA”的全功能測試版在今天淩晨已完成了,並且在場所有人都參與了試用。
看到程序安裝包時的興奮,安裝進度條滾動時的期盼,安裝完點擊圖標運行時的忐忑,一項項功能測試時的緊張,最終都化為了一股發自內心、化不開的喜悅!
大半年來日以繼夜的努力,凝聚了無數人心血、寄托了無數人情懷與夢想的“啟光EDA”,終於要誕生了!
但還有最後一關要通過!
那就是被他們在心裏視為“國產EDA之父”、“EDA項目組靈魂人物”的Q先生的最終判斷。
這個“啟光EDA”的全功能測試版到底能不能正式發布給各個芯片廠商進行封閉測試,決定權不在主任許清岩手裏,也不在總工程師羅鍵手裏,而是在他們敬佩無比的Q先生手裏!
窗外的天色已黑了下來,會議室裏所有人都還沒吃晚飯,但誰也沒有饑餓感,隻餘下越來越緊張的忐忑與期盼在心中發酵。
終於,那個“Q”的頭像閃了閃,發來了一段話:
“這個測試版本除了個別細節功能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外,基本上都已達到了我們當初的設計預期。不錯,恭喜大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國產EDA,在今天誕生了。”
這是除了許清岩和羅鍵外,其餘人都是第二次(也有許多人是第一次)與傳聞中的Q先生直接對話,Q先生的話簡單直接,似乎沒有太多的感情色彩,連感歎號也吝惜地沒發一個,卻很符合眾人心中那神秘莫測、性格古怪的老專家形象。
但那句“不錯”的評價以及“國產EDA,在今天誕生了”,便足以讓緊張地看著大屏幕的所有人都齊齊鬆了口氣,隨即狂喜流遍全身,這種參與了曆史、共同創造了曆史的感覺是如此的美妙,讓所有人在這一刻都有種無法言喻的成就感與幸福感。
完全國產的EDA軟件“啟光”,在他們手裏誕生了!